秋予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承應身處遼東半島,別說薊鎮,連越過遼西和蒙古接觸都辦不到。
但他還是用自己的手段,知道一點蒙古的情況。
那就是買馬。
透過薊鎮從蒙古人手裡買馬,再透過船隻運往金州鎮。
買的數量不多,一方面是為了不引起明廷注意,另一方面是成本有點高。
李朝的馬,數量也不多,勝在便宜。
透過買馬這一件小事,楊承應已經注意到薊鎮的防禦情況和士兵情況。
四個字形容,一塌糊塗。
作為金州鎮的總兵,好心提醒就行了,說多了,反而引起懷疑。
由於又和袁崇煥就細節商量許久,楊承應直到戌時一刻才離開錦州。
本來袁崇煥留他過夜,明天天亮再走,但他心裡不放心,藉口治下事務繁多,坐船返回蓋州。
袁崇煥也不好挽留,便送他們到碼頭。
等船出了海,一直沒有說話的閻鳴泰忽然問起一件事。
“先生,這麼想知道我的錢從哪裡來?”
楊承應一臉微笑,用戲謔的眼神瞅著閻鳴泰。
“我純粹是出於好奇。”
做過薊遼總督的閻鳴泰,知道要錢的不容易,感慨說道:“楊帥有所不知,我為了問戶部要錢可是絞盡腦汁。”
“大明朝富有四海,卻連士兵的餉銀都付不起。”
楊承應說道:“這第一是收的方法不對,第二是收的人不對。”
“願聞其詳。”
“地稅該收,課稅也該收,可是朝廷對於有功名的人不收,導致很多土豪劣紳就讓族中學子拼命考試,甚至買個功名在身,請問這錢能收上來嗎?”
“確有道理,然後呢?”
“皇族吃了那麼多,卻給了國庫多少?還有,鹽引怎麼能給藩王那麼多,如果收回土地和鹽引,請問能得多少錢!”
“我明白了。”
閻鳴泰恍然大悟。
在金州鎮按地收稅,一畝地收多少銀子,怎麼個收法都有詳細的規定。
地稅一次性收完,既能減少因收稅過多而出現中飽私囊等情況,也避免了財務上的混亂。
更重要的是,能讓百姓有錢有糧買東西,促進了市場的發展。
另一大項是鹽稅,兩大鹽場牢牢握在楊承應的手中。產的鹽質量好,價格公道,從根子上打擊了私鹽的販賣。
第三大項是商業稅,這包括收走私船的過路費和官營大廠的錢、糧行、布行等商業稅進帳不少。
官營大廠如紡織廠,肥皂廠等都進帳很多。
有了這些錢,楊承應的口氣才很大,一開口就給一百五十萬兩。
“你這一次去遼西,除了和袁督師見面,恐怕也有結好遼西諸將的意思吧。”
閻鳴泰到底老奸巨猾,慢慢看穿了楊承應的心思。
“我有結好嗎?我可是一句話都沒和他們說。”
楊承應還在裝傻充愣。
閻鳴泰呵呵地笑了起來:“可你走的時候,遼西諸將看你的眼神都不對了,一臉的崇拜之情。”
“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賣命,誰不想得到應得的東西。”
楊承應無奈地說道。
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也只有一個王朝的末期能幹得出來的事。
閻鳴泰見楊承應不承認,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回到金州鎮,已是九月下旬。
到了之後,楊承應立刻讓主管賦稅的尚學禮拿出一百五十萬兩銀子,運往遼西。
袁崇煥收到銀子,是十月十二日。
“駙馬與傳聞中的差別好大,叫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