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1/2頁)
[美]威廉·曼徹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布魯克林區的&ldo;血汗工廠&rdo;裡,15歲左右的童工每週只掙二元七角八分。女工每週工作50小時,報酬是二元三角九分。1932年夏天,康乃狄克州勞工局長報告說,本州有一百多個工廠裡的工人,每週工作55小時,而工資只有六角。紐約市是紐約州里剝削工人最厲害的地方,而市內那個僱用5萬名女工的服裝工業,其剝削之兇又冠於全市。《時代》週刊寫道:&ldo;無法無天的僱主&rdo;已經&ldo;把美國工人的工資壓低到中國苦力的水平了。&rdo;制帽工人鉤織一打帽子,只得工資四角,一星期只能織兩打。做圍裙的女工做一條掙二分半,一天只能掙兩角。給拖鞋加襯裡的女工,搞了72雙拖鞋才得到二角一分;如果每45秒鐘能加工一隻拖鞋,每天工作九小時,拿回家裡的也只有一元零五分。有一個做褲子的工廠,女工把一條褲子的線頭清除並用海綿揩乾淨,只得工資半分。處理這樣一條褲子要花五分鐘,所以每小時的工資是六分。哪個僱主厚道一點,就無法跟這種血汗工廠競爭。領取救濟的人越來越多了,可是胡佛總統仍然不肯從國庫撥款補助,因此在大蕭條臨近第四個冬天的時候,整個救濟機構已是搖搖欲墜了。
※※※
有一位參議員發表意見說,現在工人每週只有一兩天的工資,實在無法維持他們的生活需要。可是全國製造商協會主席埃傑頓卻說:&ldo;什麼?給工資要看工人的需要?我從來不考慮這個,我是按效率給工資的。至於社會福利之類,本人是作為宗教事務來處理的。&rdo;無疑,他認為他自己已經盡了責任了。正如《財富》雜誌所說,當時的理論也同過去的一樣,以為有了私人辦的慈善事業和公私合辦的福利機關,老弱病貧的人就都得到照顧了。
可是實際上行不通。大蕭條一方面使要求救濟的人數倍增,另一方面又使救濟金的來源陷於枯竭。1932年,私人捐款銳減,只佔救濟金支出總額6%,於是便有三千萬人左右要依靠公辦福利事業照顧了。不幸得很,這副重擔子,地方政府卻挑不起。自從1930年以來,各州各市的預算早已出現了赤字。各市政府的收入,大約有90%來自房地產稅,但是按大蕭條時期的幣值計算,房地產的估價實在高得荒唐。房東既然是房屋的所有者,就得納稅;房產有沒有收益,法律不管,稅額不能減。即使房客是靠市政府救濟過活的,救濟金又不包括房租,房產稅還是要照繳。於是房東便千方百計要房錢,他們怒從心頭起,最初是要把無錢交租的住客統統攆走。紐約市各條街道幾乎天天有人攆房客;費城也一樣,多家躑躅街頭,因而小女孩們竟編出一種新遊戲,名曰&ldo;攆房客&rdo;。
但是,趕走住戶,空出房子,還是解決不了問題。這只能使有產者更加不得人心,卻不能使他們有錢上稅。結果正如哈佛大學商學院薩姆納&iddot;h&iddot;斯利希特教授對參議院製造業委員會所說的那樣:&ldo;在全國範圍內,凡是失業的人,幾乎都暫緩交租了。&rdo;各市區和郊區,欠交房地產稅有20%~30%。城市少了這筆收入,便削減公用事業。於是道路失修了,人行道殘破不堪,冬天冰雪載途,無人清掃。由於納稅人聯合起來拒不繳稅,芝加哥市有兩年全無入息,只好向銀行借貸。市內那60萬失業人口,更弄得它焦頭爛額。
地方政府財政破產了,加之社會上又認為貧困多少咎由自取,因此要想獲得公家救濟,條件是極為嚴格的。人們為了爭取請求救濟的申請書獲得審議的機會,也得事先變賣家產,取消保險,直至借貸無門的地步,並且證明所有親戚全部破了產才成。即使這些條件都具備了,如果本人未婚,或已婚而無子女的,在很多城市還是領不到救濟。接受救濟是為人所不齒的。193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