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兆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四天早上,敵人的一架飛機在紫金山的上空丟下了一個彩色大氣球。氣球下載著一名日軍軍官。守軍不知敵人又玩什麼花招,正在成群地聚在一起議論這件事。誰知就在守軍麻痺之時,不知從何處飛來幾發炮彈。這時,守軍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懸在氣球下的軍官是敵人的探子,他在高空中將看到中國陣地上的情況用報話機通報給炮兵,炮兵便瞄準目標,向中國守軍陣地開炮。守軍知道上當,吃一塹長一智,士兵們不再從工事裡跳出來,暴露自己的目標。
日軍從崗子村方向攻不上紫金山後,改變了策略,開始由梅花山方向進攻。當日軍攻到山坡時,被守在老虎洞的中國軍隊反擊回去。敵人便用重炮轟擊老虎洞,接著步兵攻擊。守軍以猛烈炮火阻擊敵人,成群的日本兵被擊斃在山坡上,屍積如山。下午,日軍繼續攻擊,他們在炮兵的掩護下,不要命地向山上沖。守軍依託陣地,沉著勇敢地阻擊這股敵人,只要敵人爬到離陣地50米,就一躍而出陣地,與敵人短兵相接拼刺刀。
城外惡戰(4)
12月10日,敵人集中了兩個師團兵力,要與中國軍隊決一雌雄。他們調來了85輛坦克,兵分兩路,向紫金山猛攻。左路由孝陵衛街的公路向西山進攻,右路由靈谷寺向中山陵、陵園新村進攻。宏偉美麗的中山陵陵墓和九層八面螺旋式的靈谷寺塔,頓時淹沒在沖天大火之中。教導總隊堅守到12日晚,傷亡大部,敵眾我寡,不得不撤出陣地,整個紫金山終於落入日軍手中。
南京的老百姓們只要提起1937年的南京保衛戰,都會含淚說起兩將軍血灑雨花臺的動人故事。
地處南京中華門外的雨花臺,原來是一個高約100米、長約3000米的山岡。東吳時因岡上盛產五彩繽紛的鵝卵石,又稱石子岡、聚寶山。由於地形曲曲彎彎,起伏不定,所以十分險要,成為歷代統治者軍事上的必爭之地。為了痛擊日軍,第八十八師奉命到達這裡,利用地形修築起密如蛛網的戰壕、鐵絲網和鋼筋水泥碉堡。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負責防守雨花臺陣地的右翼。
旅長朱赤,是江西修水縣人,黃埔三期步兵科畢業。在軍校讀書時,他喜歡讀歷史、哲學、地理等學科,特別喜歡讀歐洲哲學史,什麼柏拉圖、尼采、費爾巴哈、黑格爾等,他可以說得頭頭是道。他常對同事們說,戰爭充滿了哲學,我們要用哲學的頭腦打仗。有人不以為然,笑他是書呆子,可是,他的上級十分欣賞他,說他是一位儒將,特別受軍長張治中的賞識。
抗戰前,朱赤是上校團長,淞滬戰役中,他率部在閘北八字橋一帶佈防。日軍騎兵瘋狂地向第二六二旅陣地殺來時,朱赤教導官兵們,打騎兵中有哲學思想,要用哲學的頭腦打騎兵。他認為通常我們作戰是以消滅敵人為主,但矛盾有特殊性,騎兵是靠戰馬作戰,所以打人必先打馬,馬倒人倒。這時,你再上去捉俘虜,敵人便無力反抗。他就是用這個思想,在敵騎兵衝過來時,便指揮官兵們先扔出手榴彈,將馬炸倒,或者用繩子將馬絆倒,然後指揮大家衝出陣地去抓俘虜。朱赤用這樣的方法,消滅了一批又一批敵騎兵,因戰功卓著,晉升為第二六二旅少將旅長。
當了將軍後的朱赤,沒有躺在榮譽上睡大覺,他更加勤奮地抓部隊的訓練、抓作戰訓練。每次作戰前,他都要把部隊集合起來,用抗日救國光榮、寧死不當亡國奴的革命道理,鼓勵官兵們奮勇殺敵,誓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
12月8日午後,日軍第一一○師團從溧水方向接近雨花臺。日軍進攻之前,朱赤就要求部隊利用地形和構築工事隱蔽好,當敵人進攻到陣地前,突然發起攻擊。敵人一排排如被鏟割的麥子倒在地上,高傲的氣焰頓時受挫。但他們不甘心失敗,稍作整頓時,重新發起進攻。朱赤在瘋狂的敵人面前,命令他的官兵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