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兆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爭紀實] 《血戰:見證抗戰真實歷史》作者:胡兆才【完結】
見證抗戰真實歷史
真實記述八年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國民黨軍在正面主戰場以及八路軍、新四軍開闢敵後戰場,所經歷的重大戰役、戰鬥、歷史人物與事件,全面反映抗日戰爭的始末和艱難曲折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授權連載,不得轉載 作者:胡兆才
第一章 不抵抗斷送了東北
東北軍官兵得知蔣介石不許抵抗,個個義憤填膺,罵聲連天。張學良這時還沉迷在對蔣介石的信任中,他耐心地向大家解釋說:&ldo;弟兄們,你們愛東北,我呢,我愛中國,更愛東北,因為我的祖宗廬墓均在東北。一旦失去東北,我永遠不安,但我實不願以他人的生命財產作我個人的犧牲品,而且也不願以多年相隨,屢其患難部屬的生命,博我一人民族英雄的頭銜。這次日本來犯,其勢甚猛,我們必須以全國之力赴之,始能與它周旋。如能全國抗戰,東北軍在最前沿是義不容辭的。&rdo;
禍根在軍閥內戰(1)圖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們常用這句話來比喻人小野心大。人與人如此,國與國也如此。
日本國土纖小細長,猶如一條細長的蛇,它的面積為377748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雲南省還小;與日本國鄰界的中國就像一頭粗壯的大象,土地遼闊,擁有960萬平方公里。蛇與象差之千里,可貪心的日本國一小撮侵略者一直窺視著這塊土地,一心想著將中國吞掉,這就應驗了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古話。日本自1868年從明治維新開始,就把吞併中國作為&ldo;國策
&rdo;,那時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給天皇上的密奏說:&ldo;惟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rdo;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國軍隊戰敗,日本迫使中國與其簽訂了《馬關條約》,佔領了遼東半島,從此賴在中國不走。日本在旅順、大連駐軍109萬人,稱為關東軍。一萬多人的關東軍吃飽了、喝足了,整日虎視眈眈,總想尋機開啟一個入侵中國的缺口。中國軍隊在東北有37萬人,且不乏精銳之師,僅瀋陽附近就有5萬能徵善戰的隊伍。因此,關東軍見中國的籬笆扎得太緊,兵力又十分強壯,一時無處下手,急得如狂犬吠日乾瞪眼。
歷史的車輪轉到了1930年。
命運多舛的中國,陷入了內戰之中。蔣、馮、閻、桂四大軍閥為爭奪地盤混戰不休。戰爭的硝煙從南國蔓延到了北國,從北國又回到南國,繼而擴大到中原。為了贏得中原大戰的勝利,閻錫山邀請各方反蔣勢力集會於山西太原,商討反蔣大事。爾後,又在北京召開了擴大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有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改組派軍政領袖,以及西山會議派即國民黨右派、南方廣東粵系、廣西桂系也派來了代表。他們在反蔣這面大旗下走到了一起,義憤填膺地聲討蔣介石的種種罪行,細緻地研究了伐蔣戰鬥方案。
會後,57名將軍和81名著名人物在太原通電全國,要求蔣介石下野,並擁戴閻錫山為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和李宗仁為副總司令。
想過把皇帝癮的閻錫山,迫不及待地跑到北京,召開新聞記者會議,向全中國宣佈,從1930年4月起,由他取代蔣介石統治中國,並發誓一天不消滅蔣介石,一天不與家人團聚。
4月1日,馮玉祥和李宗仁也分別宣誓就職。這一天,閻錫山調兵遣將,排軍布陣,宣佈組成討蔣陣營:桂係為第一方面軍,李宗仁擔任總司令;西北軍為第二方面軍,鹿鍾麟擔任總司令;晉軍為第三方面軍,閻錫山兼任總司令;另一部西北軍為第四方面軍,石友三擔任總司令。
在作戰會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