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儒學的內容
自孔子整理和闡釋六經之後,儒學著作無慮千萬;自孔子建立&ot;仁義禮&ot;結合 的理論體系之後,儒家理論也歷經演變但是,就其基本特色言之,儒學又有其一 以貫之的基本理論框架‐‐自覺的人格意識論、和諧的社會關係論、合一的天人關 系論‐‐數千年相承而不絕任何一門人文學說,都迴避不了人的問題、人與人和 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儒家,可以說是人類認識史上第一個就這些問題作出全面系 統地解答和論證的學派在回答這些問題時,儒家力倡培養自覺的人格意識,追求 和諧的社會關係,提倡天人相與、天人合一的人天關係,從而形成不僅具有鮮明個 性,而且具有發人深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關於&ot;人&ot;、&ot;社會&ot;、&ot;自然&ot; 的博大的(也是實際的)理論體系
人是什麼?怎樣作人?什麼是理想人格?……這是自有史以來就始終困擾著人 類自身的問題只有認識了人和人的本性,才能解決怎樣作人和塑造理想人格的問 題關於人性,儒家有所謂&ot;性善&ot;、&ot;性惡&ot;說:性善論者認為,人之初,性本 善,人性中天然地存在&ot;仁義禮智&ot;四種善端,只要加以喚醒和培育,&ot;人皆可以 為堯舜&ot;(孟子)與此相反,性惡論者認為,人之初,性本惡,只有透過教育和 法制才能使人性變善‐‐&ot;善者其偽也&ot;(荀子)此外,還有&ot;性無善惡論&ot; (世碩)、&ot;性善情惡論&ot;(董仲舒)、&ot;性善惡混論&ot;(揚雄)以及&ot;性三品 (善、善惡混、惡)說&ot;(韓愈)和&ot;天命之性(善)&ot;與&ot;氣質之性(惡)&ot;之 分(朱熹),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無論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還是別的 人性論,他們所得的結論不是對人類喪失信心,而是對人類的未來充滿希望他們 一致認為人性具有可塑性,先天的善可能因後天&ot;所染&ot;而喪失,先天的惡可以通 過後天的造就而改變故教育和陶冶是必要的他們一致承認,透過後天的努力, 變化氣質,人性總是可以臻於至善的,人人可以成善人,個個可以為良民,甚至可 以作&ot;聖人&ot;‐‐&ot;人皆可以為堯舜&ot;即使是持性惡說最堅的荀子也不否認這一 點,認為&ot;塗之人可以為禹&ot;中國儒家&ot;人性向善&ot;的信念,激發了他們恭行教 化、&ot;內聖外王&ot;的雄心,滿腔熱忱地興禮樂、辦教育,起先知、覺後覺,為喚起 善心,培養善行,使芸芸眾生都成為人格自覺、個性自由的完全意義的人而奔走呼 號,不暇暖席為了造就自覺的人格,孔子提出了&ot;仁、義、禮&ot;三大法寶,孟子 增加&ot;智&ot;,力倡仁、義、禮、智&ot;四德&ot;;董仲舒又加入&ot;信&ot;,宣揚仁、義、 禮、智、信&ot;五常&ot;其中&ot;仁義禮&ot;是最基本的德行,是先決的修養仁者人也, 是愛心,是人類本然具有的對同類的仁慈和寬恕情懷;義者宜也,是原則,表現為 人類待人處事恰當的分寸;禮者履也,是踐仁行義的具體規定,是仁義之節文從 社會學角度看,仁,表現為人類團結;義,表現為社會秩序;禮,表現為社會文明 從道德角度看,仁,表現為人對自性人格覺悟;義,表現為自我道德自律;禮,則 表現為個性修養的圓滿一個既具有仁心、義舉,又能依禮而行的人,就處處表現 出充分的好心善意和優雅恰當的舉止仁心用於事親則是孝,用於交友則是愛,用 於對人則是&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