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ot;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道也,君子之所道也&ot;(《荀子&iddot;儒效》)
天道並非人道,自然界的規律不能決定社會的變化這種思想,就是所謂&ot;天人之分&ot;說
從此出發,荀子明確提出人類社會的治亂興廢,並不取決於自然界他說:
治亂天邪?曰:日月星辰瑞歷,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天也時邪?曰:繁啟藩長於春夏,蓄積收藏於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時也地邪?曰:得地則生,失地則死,是又離桀之所同也;禹以治,萊以亂,治亂非地也(《荀子&iddot;天論》)天、時、地等自然條件,在大禹和夏桀的時代是相同的,但社會政治卻有一治一亂的不同這種比較說明社會的治亂主要不取決於目然,實際上已把社會治亂的根源由&ot;天命&ot;轉移到人事上來了
荀子提倡&ot;天人之分&ot;,強調天不能幹預人事,天道不能決定社會的變化但他又認為天、人之間有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的一面,只不過這不是天支配人類社會、主宰人類社會,而是人類社會利用和主宰自然界兩者之間,人是主動的,天是被動;人是治者,天是被治者;人是有意識的主體,天是無意識的客體
荀子的這種思想,主要內容有二:一是主張順應自然規律,利用自然界為此,他提出&ot;天養&ot;、&ot;天政&ot;的概念他說:&ot;財(裁)非其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ot;(同上)&ot;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ot;(《荀子&iddot;勸學》)人與自然界,就是養與被養,假與被假的關係他還進一步論述:&ot;順其類者謂之福,逆其類者謂之禍,夫是之謂天政&ot;(《荀子&iddot;天論》)&ot;天養&ot;只能&ot;順&ot;而不能&ot;逆&ot;,這個自然原則說明,自然界儘管是消極而無意識的,但它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對人類的生活起著客觀的制約作用因此,人類對自然界,&ot;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ot;(同上),思想和行動只能適應其規律,而決不能違反它
二是主張積極地制天命,裁萬物,做自然的主人荀子說:&ot;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一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ot;(《荀子&iddot;王制》)君子,就是自覺的人天地生君子,也產生其他的人和物類街子認為,與其他的人和物類相比,君子最大的特點是&ot;理天地&ot;也就是說,君子和自然界的關係是理和被理的關係,君子不是匍匐在自然界膝下的奴僕,而是自然界的主人這種&ot;理&ot;,荀子也稱之為治《天論》說:&ot;天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ot;天之時、地之財對人類生活有所制約,但這種制約是無意識的,而人類之治,卻是主動的這種&ot;理&ot;、&ot;治&ot;不但有順應自然之意,也有改造自然之旨
如果說,荀子以人文世界主宰自然世界的思想在以上表述中還不太明晰的話,那麼,在《天論》的這兩段話中,就再也不會產生歧義了&ot;如是,則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矣,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ot;這是說,只要人們掌握和認識了客觀規律,人類就能主宰自然界&ot;官&ot;和&ot;役&ot;正表達了人類對&ot;天地&ot;、&ot;萬物&ot;的征服
正因為如此,荀子認為&ot;大天&ot;、&ot;頌天&ot;不如&ot;制&ot;天、&ot;用&ot;天他說: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