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性裡善的萌芽要加以擴充、培養,才會發展為完美的道德;如果不加以擴充、培養,像伐牛山之木一樣,善也會&ot;濯濯&ot;無存,並且產生出惡來
三、倫理觀
從性善論出發,孟子概括出仁義禮智&ot;四德&ot;和&ot;五倫&ot;等道德規範,提出了&ot;義勝於利&ot;、&ot;捨生取義&ot;等道德行為評價準則,論述了&ot;存心&ot;、&ot;養氣&ot;、&ot;寡慾&ot;、&ot;盡心知天&ot;等一系列道德修養理論
孟子以仁義禮智作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他不但第一個以四德並舉,而且對四德的內涵重新作了規定,對仁義禮智的起源、相互作用及其關係作了深入的闡述
孟子認為&ot;惻隱之心,仁之端也&ot;&ot;惻隱之心&ot;即&ot;不忍人之心&ot;,也就是對人的危難的同情心孟子認它就是仁的萌芽,或者說它就是仁這樣,仁這種道德現象就有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即心理情感的基礎從人的心理感情活動的角度來解釋&ot;仁者愛人&ot;的深刻原因,較之孔子的理論,顯得更有說服力,更易為人們所接受這樣,孟子就開闢了一條研究道德現象的新途徑
孟子對義也給予了新解釋他認為義根源於人們的羞惡之心於是,感到羞惡有愧則不當為;反之,則當為將這種羞愧不為之心擴充到所應當為之事上,這就是義
仁義這種道德原則如何變成道德行為呢?孟子提出了&ot;居仁由義&ot;說所謂&ot;居仁&ot;,即立於仁就是說,在道德生活中,一切都要從仁出發為此,他進行了解釋:
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
(《孟子&iddot;盡心上》)
每個人都有不忍心幹的事,把它擴充到所忍心幹的事上,這就是仁而仁者又要將自己之所愛推及所不愛但這種&ot;居仁&ot;&ot;推恩&ot;必須&ot;由義&ot;,所以它說:
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同上)
又說:
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堯、舜之仁不遍愛人,急親賢
(同上)
這樣,&ot;居仁&ot;&ot;由義&ot;,仁愛儘管還是仁愛,但對不同的人,就有厚薄之別、先後之分了
孟子承認愛有等差,但他更強調由己及人在他看來,親親孝悌只是仁的擴充過程的開端,不親親而愛人固然是不&ot;由義&ot;,但僅親親而不愛人則更為不義親親而愛人就是將親親之心推及他人,&ot;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ot;(《孟子&iddot;梁惠三上》)
孟子所謂禮,其作用在於對仁義進行節制和文飾,既不讓仁義失之無度,也不讓它們失之於質實粗野孟子主張以禮待人,循禮而行,但他認為禮節儀式同仁相比,則是次要的禮是仁義的外化和形式化,它受制於仁義,產生於仁義
為了正確認識仁義原則並保證仁義的實踐,孟子又提出&ot;智&ot;的範疇他說:
智之實,知斯二者(仁、義)弗去是也(《孟子&iddot;離婁上》)所謂&ot;知斯二者&ot;,就是對仁、義能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由&ot;知&ot;而&ot;弗去&ot;,就是在正確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自覺地堅持仁與義的原則,執著地踐履仁義道德
孟子將人們的社會關係概括為五倫,並為它們規定了具體的道德規範他說:
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