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2/3頁)
周正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題岔到他認為莫洛托夫會感興趣的內容上來。他暗暗提醒自己,絕不能因一時賭氣而破壞了自己多年來為穩住蘇聯而設下的層層騙局:
曾幾何時,他痛心地忍受了蘇聯對芬蘭的武裝入侵。那還是1939年底,為鞏固在波羅的海的地位,俄國曾與波羅的海的立肉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個國家簽訂了友好條約,當蘇聯向芬蘭提出類似要求時,遭到了芬蘭斷然的拒絕。於是1939年11月的最後一天,蘇聯向芬蘭發動了進攻,史達林稱之為保障俄國和大北方的通訊聯絡以及波羅的海到列寧格勒的通路。儘管希特勒知道所謂&ldo;危及這個通訊聯絡&rdo;的物件明明指的是德國,儘管德國人對芬蘭人一直抱有同情心,儘管他自己困蘇芬糾紛在軸心盟友中的形象不佳(因為義大利當時已向芬蘭提供武器並撤回駐蘇大使以示抗議),可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附加的密約中,已明確地將芬蘭拋到蘇聯勢力範圍內,而此項條約當時又是他進攻法國的有力武器,於是他曾指示他的外交使團要堅持反芬蘭的外交路線。當蘇聯提出需要軍需品和其他援助時,希特勒也同意他們的要求,把燃料和給養用德國汽船轉運到正在封鎖荷蘭的蘇聯潛水艇上。
繼1939年8月19日蘇德兩國簽訂的經濟條約後,12月份又和俄國簽訂了補充貿易協定,1940年2月11日,在莫斯科又簽訂了一個範圍廣泛的商業協定。俄國在所需物資一覽表中列出的物資裝置是不容易滿足供應的,可在那時他竟像俗話說的患難之交那樣對待俄國。俄國要未竣工的盧佐夫號巡洋艦和斯比伯爵號航空母艦及其圖紙;甚至要更現代化包括伸斯麥號和蒂爾波爾茲號的圖紙;他們要數套軍艦上最重型火炮軍械;還要用來製造新式克魯普406毫米之炮塔大炮的57000張圖紙,數套射擊控制,以及配套的通訊裝置。蘇聯海軍要潛水艇的蓄電池和潛望鏡的樣品,還要求德國供應優質裝甲鋼板,以便俄國製造巡洋艦,他們還要水底音響裝置、魚雷和水雷。德國空軍要向蘇聯提供最現代化的戰鬥機和轟炸機的樣品,機械效能優良的飛機引擎、高射炮、控制裝置及炸彈。陸軍要交出野炮、現代化炸藥樣品,坦克、工程兵裝置無線電傳送裝置和化學製品。對於這些希特勒曾經支援裡賓特洛甫,指示並催促軍事和經濟部門不僅應儘可能對全部要求一概應允,而且要竭盡全力滿足俄國的要求(當然後來他又提議推遲交付許多東西,而且作為回報,他也能得到蘇聯的諸如糧食、棉花、石油、矽酸鹽、鉑等許多戰備物資作為交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