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永瑜則只能算學生,最多拿了個四分,到了分糧的時候,哪裡又能分得多少。
可憐小孫女三歲就跟著自己受苦,直到現在也沒吃過什麼好東西。
想到這裡,李舒蓉猛然想起今天她跟郝隊長說了付永瑜已經滿了十六歲,不能再是四個工分了。郝隊長有些拿喬,李舒蓉說了好些好話才算是同意了。
當李舒蓉說下個月開始付永瑜就可以拿五個工分了,家裡剩下的兩個都高興地歡呼雀躍起來。
正說得熱鬧,就聽到付春華肚子傳出&ldo;咕咕&rdo;的聲音,屋裡三人靜了一會兒以後都笑了起來。
本來每天的午飯都是由付春華蒸些紅薯出來,等李舒蓉和付永瑜兩個回來再抓把白米熬得稀稀的,又將蒸好的紅薯切塊放到稀粥裡,這樣還能糨糊一點。
就的菜都是冬天醃的雪裡蕻和榨菜什麼的,所以餓起來也快。
晚飯倒是好辦,就是中午多做了一些,用一個瓷盆裝好,放在水缸裡鎮著呢,到了晚上要做飯的時候放到鍋裡熱一熱就能吃。
付春華本來是想從空間裡拿些東西出來,讓奶奶和姑姑兩個吃一頓好的。
可想起自己剛回來,拿出這些東西別嚇著她們了,自己到時說不出東西的來源,更會讓善良的奶奶傷心。
所以這事剛剛湧上心頭,她自己又給強壓下去了,歡歡喜喜地跟著奶奶和姑姑吃了一頓養生粗糧飯。
不說這邊吃晚飯,再說說隔壁婆媳倆領著付春強回了屋裡,剛坐下鄒金枝就憤憤不平地說起今天的事情來。
屋裡付家金和付永廣兩個都等著,這隔壁只有婦孺,他們兩個也不好明目張膽地欺上門去。
他們家裡幾個倒不用上工,付家金和鄒金枝兩個有六十多了,也沒法上工了。
而付永廣是這十里八鄉唯一的裁fèng,所以光是給附近人做衣服就行了。
王濃梅因為和隊長關係好,上工也經常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可工分給的是八分,比李舒蓉還要多兩分。
王濃梅手腳麻利、又有些本事,種的菜也好,養的豬也好都是村裡最肥的。
她也很會來事,只要是幹部都跟她關係不錯。一家子又會拍郝隊長的馬屁,如果公社或是縣裡來人,郝隊長都是帶到他家的,因為王濃梅做飯的手藝也是這村裡公認最好的。
所以他們家在村裡那都是橫著走的,這會子在這裡吃了這麼大個虧,哪裡會高興。
鄒金枝坐在椅子上罵罵咧咧個不停,還是王濃梅拽了拽她的袖子:&ldo;媽,您就別罵了,春強兒還在呢。&rdo;
付家金家裡本來就是一切都聽王濃梅的,平時就是她的主意最多,所以付家金和付永廣兩個也都不說話,齊齊看向陰沉著臉的王濃梅。
鄒金枝有些訕訕地閉了嘴,王濃梅則笑著蹲下來對著還在呆怔中的付春強說道:&ldo;春強兒,去菜地那邊給媽摘幾根香蔥,晚上媽給你香蔥煎蛋好不好?&rdo;
付春強高興地點點頭,轉身出了門。
王濃梅送了付春強出了門,這才掩上大門回身說道:&ldo;媽,你以後注意點,在春強兒面前別亂說話。不然以後他跟隔壁親近了,你願意啊?&rdo;
鄒金枝騰地一下站起來:&ldo;那怎麼行,我們養他這麼大,他跟隔壁親近,我們這麼多年的心血不是白費了。&rdo;
王濃梅白了她一眼:&ldo;這不就對了,咱不能讓春強兒覺得我們欺負隔壁,而是得讓他認為隔壁對不住我們,也對不住他。這樣的話,以後就算是隔壁再對他好,他心裡也只有我們。&rdo;
</br>
<style type="text/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