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趙桓卻不像李綱這麼悲觀,反而對這場殿試的結果很滿意——
在趙桓的計劃之中,這場殿試可能會錄取幾個,也有可能會一個都不錄取。現在錄取的人數居然能有一百八十多個,而且其中還有十幾個比較不錯的好苗子,這已經遠遠超出趙桓原本預計的心理底線了。
能被趙桓認為是比較不錯的好苗子,就算達不到宰輔之才,起碼也有向六部尚書這個等級培養的潛力和價值,而且隨著未來社學的進一步鋪開,韭菜的數量也會越來越多,值得培養或者連培養都不需要的野生人才肯定也會變得更多。
「未來可期者竟有十五人之多,已是遠遠出乎了朕的意料。」
寬慰了李綱一句,趙恆又接著說道:「回頭先將這十五人送到禁軍裡面待上兩年,然後再去邊軍待上三年,回來後扔進六部去行走歷練半年,再扔到地方上為官。」
被趙桓這麼一說,李綱還沒有開口說話,沈顥卻是不樂意了:「官家三思!畢竟是十年寒窗,這十五人又是這次殿試之中最為出挑的,官家讓他們去禁軍歷練,就算他們心中沒有什麼想法,對於朝堂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李綱也忍不住附和道:「臣附議。禁軍兩年,邊軍三年,加在一起便是五年。五年時間,只怕會磨平了這些人的稜角,也蹉跎了這些人的歲月,損失的還是朝堂。」
「朕意已決,兩位愛卿不要再勸了。」
趙桓擺了擺手,說道:「待皇長子再年長一些,也要進入軍中歷練。怎麼,皇長子去得軍中,偏這些人去不得?更何況,朕也沒打算強逼這些人進入軍中,只是給他們這個機會罷了。」
說完之後,趙桓乾脆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踱著步子道:「正所謂出將入相,不曾從軍,不知軍事,如何出將?不懂官場,不懂百姓生計,又如何入相?
說白了,朕是瞧得上他們,才給他們這個充當試刀石的機會,若是他們不能把握住,那也怪不得朕。」
李綱卻不死心,又接著勸道:「畢竟刀兵無眼,若是……」
「那就怪他們自己倒黴,大宋最不缺的就是人。想要當官的人多如牛毛,才德兼備之士也不知凡幾,不差他們幾個。」
趙桓坐回椅子上,滿不在乎地說道:「教導他們的教頭會是禁軍之中最好的教頭,給他們的裝備也會是禁軍現役的裝備,是在軍中練就一身本事,從戰場上活下來以後出將入相,還是浪蕩幾年的時光,也全由得他們。」
就像那個誰說的,普魯士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臺上決定了一樣,趙桓對於大宋朝堂的改造計劃,也是打算從這些人身上開始入手。
畢竟,自己這個皇帝再怎麼牛逼也只是一個人,自己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全都一手包辦——有那個時間,在後宮裡面做些花天酒地的事情,不比天天操心要強得多?
大宋的未來,更多的還是要靠韭菜們努力發光發熱而不是光指望自己這個皇帝。
眼看著李綱和李若冰等人都不在反駁,趙桓臉上的笑意更盛,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這十五人以後的命運。
第一百四十二章 開天闢地頭一回
殿試的整個流程很複雜,並不是說在集英殿裡參加一場考試完就算完事兒了,後面除了閱卷排名的流程之外,還有在瓊林苑宴請新及第進士的瓊林宴。
沒錯,就是瓊林宴。雖然上皇趙吉翔當初將在瓊林苑舉辦的瓊林宴罷掉,改為在辟雍舉辦聞喜宴,但是趙桓又將聞喜宴給廢掉,重新辦起了瓊林宴——
瓊林宴哎,這麼高大上的名字不比什麼狗屁不通的聞喜宴要高階大氣上檔次?
只是趙桓對於這種吃吃喝喝順帶吹牛逼的宴會沒有多大興趣,只是簡單的講了幾句話之後就起身離開,直到快要結束之時,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