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趙桓帶兵跑路了。
有了孟太后她老人家坐陣,朝中實在是沒什麼可擔心的,畢竟大宋的太后都是出身將門,在朝中各自都有天然的盟友。
就像孟太后一樣,她老人家不爭是她老人家的事兒,但是她老人家要真箇較起真來,哪怕是她老人家的孃家那邊兒沒有多大的助力,朝堂上的這些將門也會站在孟太后一邊。
這也是為什麼大宋朝的皇帝們為什麼在登基的時候都是改革派,而遇到以太后為主的保守派之後就會乖乖的當鹹魚。
因為保皇派的基本上都是文臣。
儘管大宋有著以文御武的傳統,儘管朝堂上也在不遺餘力的打壓武將,然而手中握著刀子的將門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萬幸的是,孟太后跟大宋其他的歷代太后都不太相同,她老人家雖然是保守派,但是她對趙桓這個改革派的皇帝是全力支援,根本就沒有拖後腿的情況。
所以趙桓很放心,在做足了準備之後,趙桓就迫不及待的帶兵北上了。
「宗澤呢?」
巨大的御輦之中,手拿一本《春秋》的趙桓斜靠在榻上,半眯著眼睛道:「他那邊準備的怎麼樣了?」
種師道躬身道:「啟奏官家,宗帥已經率部前往河間府。所臣所知,宗帥那邊弓弩齊備,另外還帶了兩千輛大楯車,想來應該不會誤事。」
趙桓嗯了一聲,剛想再說什麼,卻忽然間皺起了眉頭,問道:「怎麼回事兒?」
話音剛落,無心就掀開簾子,躬身道:「官家少待,老奴這就去打探明白?」
「去吧。」
趙桓隨口吩咐了一句,又接著對種師道說道:「一路上再徵調一些民夫,還有泥瓦匠。」
見種師道不解,趙桓便笑著說道:「等到了析津府,出塞之後便多築城池,每十日築一小城以囤糧。金兵不是能跑麼?這回朕讓他們敞開了跑。」
想當年,朱老四出塞去砸阿魯臺的場子,當時的戶部尚書夏原吉就跟瘋了一樣喊著要幹就往死裡幹,大楯車準備了三萬輛還不算,另外還抽調了無數民夫和工匠,在草原上採取每十日路程就築一座小城的方式囤糧。
所以朱老四才能有事兒沒事兒就帶兵去砸韃靼人和瓦剌人的場子,直到大明皇帝的地板磚朱祁鎮同學上線,在土木堡一戰敗光了大明的家底之後,韃靼和瓦剌才有了喘息之機。
對於趙桓來說,大家都是皇帝,他朱老四能採用每十日築一城的方式去砸人家場子,那自己當然也能採用這種辦法。
反正朱老四又不會穿越到大宋來找自己要版權費。
「對了,順便再……」
再字還沒有說完,無心就再一次掀開了御輦的簾子,躬身拜道:「啟奏官家,前面是有一人攔住了大軍的去路,雖然口口聲聲的喊著要來從軍,可是又非得見著官家才行。」
「打發了。」
趙桓瞧著無心的目光中充滿了關愛智障的意味——
有人從軍是好事兒,但是誰跑來從軍都要見見這個大宋官家的話,那自己一天天的也不用幹別的了,光接見這些來從軍的好漢就行了。
「官家息怒?」
無盡卻遲疑著沒有立即出去,而是又一次拜道:「前面姚將軍已經連派幾將,都被那人挑落馬上,竟無一人是那小將的一合之敵。」
趙桓頓時來了興致。
無一人是那小將一合之敵?
那倒是有意思的很了。
姚平仲手下的狠茬子不算多,而且大宋的禁軍和廂軍也是以廢物而聞名,可是再怎麼廢物,也不可能這麼多人都不是一個人的一合之敵吧?
而且,還是個小將?
就是不知道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