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最終情況如何還得把它的頭尾全部清理完畢才確定。
嶽淵估摸著,再過個一年半載應該能全部完成。
接下來,嶽淵又跟兩位科學家討論了半天,但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最後嶽淵只能叫他們先回去。
情有可原,畢竟兩人一個是天文學家,一個是材料學家,這種涉及到方案策略的,他們未必其他部門領導在行。
這不是懂不懂的問題,而是資訊掌握差異的問題。
嶽淵很清楚,所以接下來的日子,他便著急了各部門召開了多次緊急會議。然後各學科科學家、專家等專業人士旁聽,給想出的方案提供各種專業知識參考。
這樣的開會方式很有效。
比如有人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但有時候他並不知道這個辦法所用到的或者涉及到的東西是否能搞出來,這就要各領域專家來參與評估了。
就好似要渡江,然後有人想出了建造竹筏辦法,但他根本不知道製造竹筏所需要的技術,比如選用什麼竹子、竹子是否要曬乾、如何將竹子捆綁等等一系列問題,這時候就需要懂竹筏的專家來回答了。
在一次次緊急會議、技術研討會之中,也有不少人提出一些解決辦法,但無一例外都沒法實現,或者只是看似可以而已。
就比如,有人提出為了節省能源,把核電站發電量往下降一降,只保留必要設施用電以節約核燃料。
然後像普通用電、照明用電、取暖用電等等這些全部都用燃油代替,人類上個世紀就掌握了用二氧化碳加氫制汽油技術。
這個辦法看似可行,然而提出辦法的人沒有意識到,製作汽油只不過是一種能量轉化,並非是從大自然直接抽出來分離的原油,支援這個過程發生所需要的根本能源還是得從核電站來。
事實也是如此,現在人類缺的不是能量形式,而是能源。
如果太陽還在,這些都不是問題。
可現在嘛
又結束一天工作的嶽淵回到了自己住處,可腦子裡裝滿事的他卻怎麼都睡不著。
“難道真要破釜沉舟嗎?”嶽淵靠在沙發上,眼見看著天花板喃喃自語。
核燃料危機出現以來,責任的大山都快壓得他快喘不過氣了。他現在壓力很大,因為他權力很大,但凡他決定錯一步,很可能使人類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所以每做一個決定,他都要深思熟慮,該諮詢的專家一個都不會少,這些專家都快成他的智囊團了,就怕考慮不周而出了紕漏。
求一波投資</div cla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