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那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他這兩天先是遇到一位直播帶貨公司的年輕創始人,走的風格卻像二十年前的套路……講自己和馬斯克的關係非常鐵,還和他媽一起做美容,朋友圈囊括中外商界頂流,儼然下一刻就會說出:謝邀本人剛下私人飛機,年收100億,智慧逼人;
後又有一位做國產美妝的,十句話裡八句不離他的童年創傷,窮困潦倒父母雙亡,但不久後的一個版本,又變成他贍養父母如何如何盡孝……可他不是父母雙亡嗎?
……滿嘴跑火車的創業者,無疑是不符合學院派管理所提倡的「領導力」模式的。
他所在的小組有了這樣兩位明星,整個的畫風在鬱梵看來變得十足的怪異離奇,而由於彼此年齡的差距真實存在,他有點難判斷這是片面的個案,還是大環境使然。
本來是一件小事,但鬱梵鑽了牛角尖。
他還沒有開口,對面的林鏡輪說,「我覺得不應該將年齡放在第一位作為篩選標籤,我身邊創業的朋友性格差異挺大的,也許你可以換一個角度想想……」
「在他們當中,第一個標籤是創業者,其次才是00後,創業者的共性可能遠遠大於00後的共性。性別、年齡這些分類太大太泛了,其實沒有什麼代表性。就像用地域人種去定義猜測一些人,是不公平的。」
「當你產生這樣想法的同時,其實是帶有年齡歧視。你可能會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年齡差異,導致的不能涉身處地的換位思考,但是你從不質疑七零後六零後的創業者……」
鬱梵幾乎目瞪口呆,他望著林鏡輪一時沒能說出話。
半晌,他想起為自己辯解,「七零後六零後的創業者已經成功了太多被人分析過太多了,也有很多自我剖析的資訊可以去了解……但年輕的群體,還不太被認知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