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第2/2頁)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觀看。雅典戲劇發展的平衡和正常狀態應歸於劇作者與觀眾的密切聯絡。埃斯庫羅斯在取得薩拉米斯戰役勝利的公民面前上演他根據該戰役所改編的《波斯人》一劇。索福克勒斯在他的悲劇中常常提到諸神,可是他主要關心的不是宗教問題,而是各式各樣的人‐‐高尚而可欽佩的人、面臨自己所不能駕馭的力量的人、作惡多端的人、受到嚴厲懲罰的人。俄狄浦斯面臨大難時勇於受苦的英雄主義就是索福克勒斯所創作的悲劇的實質,它多少揭示了人生的意義,提出了所有人共同面臨的一些問題。
如果說索福克勒斯對傳統的宗教很不感興趣,那麼歐裡庇得斯則是持積極懷疑的態度。他毫不留情地刻劃諸神的缺點,諷刺那些相信神出人高明的人。他長於批評,是個一心一意為那些不受歡迎的事業而奮鬥的戰士。他支援奴隸和外國人的權利,極力主張婦女解放,抨擊對戰爭的頌揚。阿里斯托芬就更是如此,他的喜劇充滿對社會的譏諷。他本人是個嚮往美好的舊時代的保守主義者,所以他嘲笑民主派的領袖和政策。在《呂西斯忒拉忒》一劇中,他描述了一群婦女,因被沒完沒了的殺戮嚇壞了,拒絕和他們的丈夫同房,直到他們放棄戰爭為止。在《騎士》一劇裡,阿里斯托芬透過一個將軍試圖勸服一個賣香腸的人去奪取民主派的領袖克里昂的職位,嘲諷了民主制度。
賣香腸的人:請告訴我,象我,一個賣香腸的人,怎樣才能成為那樣的大人物?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