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第1/2頁)
格子裡的夜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楚弘的語調很平靜。但蕭永卻有些興趣了。一個一直站在幕後的人站到前臺,那需要勇氣;但一個一直站在前臺的人走到幕後,需要的卻是故事。
第三集 第六十四章 回首那一天:錯過了一聲喳
楚弘的記憶彷彿切換回了那一天——他從一家公司裡走出來,被裁掉了,然後走進另一家公司,被僱用了的奇妙的一天。
在一家很小的,經營內容很單一的公關公司裡,創意文案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職務名稱雖然好聽,但實際上也就是寫一些廣告軟文。經理將要求和字數下達之後,就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根據手頭掌握的材料搓出文章來。在經理審核了文案之後,就要打電話和報社雜誌社裡有發稿權的編輯扯皮,以雙方都能接受的最終稿把軟文弄到報紙上去。當然,其中免不了要付給報社,或者是編輯個人一定的費用。等稿子變成鉛字之後就可以拿著滿足了客戶要求的文章,找客戶去結算費用。而公關公司,就掙些中間的差價。
十來個人的小公司,就憑著這麼單一的業務,居然也過得有些小滋潤。但不管是誰,到底工作是不是勤快,到底為工作付出了多少,卻在經理的一目瞭然之中。
就在那一天,楚弘早上9點半走進公司,5分鐘後,經理告訴他,他的試用期已經滿了,而公司將不會和他簽訂正式的工作合同。從明天開始,不對,實際上從這一刻開始,楚弘就又被劃入到失業率的統計範圍內了。
楚弘沒有問為什麼,淡淡地「哦」了一聲就退了出來。原因?這是他最無所謂的事情。前後嘗試了幾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都是這樣無疾而終,無非是認為他在工作裡不那麼積極主動,沒什麼進取心。可是,這樣一份工作,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工作態度?進取心這種東西到底該如何烹炒才能下鍋?
楚弘在公司裡負責的是一個英語培訓公司的專案,除了一般的撰稿之外,經常還要去那家公司做一些學生和教員的採訪。上個月,那家培訓公司的大老闆來飛行檢查,他也要跟著。
在這樣的公關公司寫稿子,最重要的不是文筆,也不是個人對於客戶的想法,而是在客戶的要求與媒體的限定之間的鋼絲上行走。軟文,之所以被叫做「軟文」,除了發布價格比起平面廣告來比較便宜之外,還有著靈活應變的特點,但媒體、廣告法,通常還有和報紙合作的廣告公司都對這類宣傳手段有著諸多規定。廣告客戶總是說,文章裡我們要提到這個這個這個,而報社編輯則會說這個不行這個不行,對了,那個也不行。一篇稿子給客戶看是一個樣子,給編輯看是另一個樣子,為了不讓自己或者領導為難,為了不讓廣告公司來找自己麻煩,編輯送上報紙的最終稿通常又是一個樣子。要讓客戶,經理和編輯都滿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楚弘並不是因為工作業績差而被炒魷魚的。軟文的篇幅往往也就是4分之一版,6分之一版乃至更小,死活也沒多少字。通常,拿到要求之後不到一刻鐘,文章就搞定了。然後,楚弘會斟酌各方面不同的要求,將一篇文章分出幾個版本,比如經理審核版,客戶審核版,編輯方遞送版之類的。他的目標,就是讓大家都不要太為難。那幾個同事,不乏一篇文章在自己、經理、客戶代表和編輯手裡來回折騰好幾個回合的經歷,但楚弘的稿子,向來是幾方都很討好。通常,從早上上班拿到任務開始,一直到和編輯說好文章什麼時候發、以什麼規格發、修改度大概是多少,全部弄完,上午還沒有過去。
楚弘不喜歡幹擾別人的工作,有同事來問他一些問題,他不吝於出點子,但也僅限於出點子而已。想讓他捉刀代筆,那是敬謝不敏。每天上班,拿著同樣的薪水,楚弘倒有一大半時間掛在網上看新聞、看起點中文網的小說,經理說他沒什麼進取心也理所應當。在經理看來,楚弘是一個值得他付出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