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四書 (第2/3頁)
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進,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影響。”
“現在的我,必須要認真讀書,並非是刻意研究,而是發自內心去看待這些文章,用心去感悟,用思想去理解,用行為去印證,如此一來,或許就會有不同的變化。”
宋知書自語道。
他曾經遇到過一名國學大師,提出過兩個問題,那就是四書五經會不會有朝一日被淘汰,亦或者是說時間線拉長,是否會出現更多璀璨的經文瑰寶?
這兩個問題提出,那名國學大師只是思考片刻便做出了回答。
不一定。
他沒有完全否決自己的觀點,但也不是非常贊同自己的觀點,不否認的原因是,這本身就是一個猜想,有無數可能性,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尤其是假設。
但不贊同的原因對方也向自己解釋清楚了。
任何流傳下來的文學瑰寶,需要滿足幾個非常苛刻的條件,一來是著作者擁有極高的智慧,而這個著作者又要透過周邊的事物,進行不斷的思考,最終才能著書,最重要的就是環境也要影響。
如果人人都追求金錢名利,趨炎附勢,就算是十萬年的文明,也不可能誕生一本文學瑰寶,這就是為什麼前世現代很難出現文學經典的原因了。
大環境決定了很多很多,而對比這個世界,人人追求的是什麼?長生修仙,王朝爭霸,只怕也不會有什麼儒學瑰寶。
當然這點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去驗證,但不管如何,前世的儒學經典,一定無比珍貴,絕對不會因為任何因素影響本身的價值。
想法確定。
宋知書將面上的宣紙燒燬,緊接著如往日一般,再去默寫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宋知書這一次默寫的很慢,每寫完一段,他都會停下來細細思考,重新去理解每一個字每一句話。
甚至宋知書特意停頓下來,自我講解與闡述這些話。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學之道,為君子也,君子之道,開放格局,心胸遼闊,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宋知書不斷透過原文理解,並且還加入了自己的思想。
如此。
這一次的默寫,他用了很長的時間,以往都是一個時辰就夠了,快的時候半個時辰也能默寫完。
可這一次,宋知書前前後後花費了十個時辰。
最終,當最後一段進行闡述和思想理解後,當下洋洋灑灑的兩千多字,化作了一縷縷白氣。
這比之前的儒氣要多數倍,甚至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儒家正氣。
“第八道。”
宋知書確確實實有些驚訝了,他察覺到了之前默寫文章有問題,所以好好沉下心神來,卻不曾想收穫竟如此之大。
“這十五年來,我雖知曉儒道,也嘗試性的向儒道發展,可仔細回想,我當時的利益心實在是太重了,根本沒有靜下心神好好感悟文章之思想。”
“而今,十五年的沉澱,讓我懂得了許多,否則的話,今時今日,我依舊還是無法知曉這些聖人文章的智慧之處。”
“不過現在的我,還沒有真正明悟出來,需要更多時間去思考,但絕對不能操之過急,陽明聖人所言,知行合一,對事物有了不同的認知,就應該去實踐,實踐之前,則是更多的理解。”
“要結合周圍的環境,結合很多事情,不然僅僅只是讀書,再聰明的人,也無法透過書籍成聖。”
宋知書不斷的自我反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遇到了事情,就必須要好好的去思考,只有思考才會有一個對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