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老漳河伏擊戰 (第1/2頁)
六零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十分鐘後,也就是凌晨四點十五分,瀬川四郎少將命令獨立步兵第三十大隊換乘從鉅鹿縣城強徵來的馬車和馬匹,充當部隊的前鋒先行出發,他則帶領剩下的隊伍半個小時之後出發。從野村中尉那裡瞭解到,這一帶八路軍游擊隊活動得厲害,必須小心行事。
鉅鹿縣城距離老漳河也就七八公里的樣子,這邊日軍第三十步兵大隊才離開鉅鹿縣城摸黑走了十多分鐘,就遇到了前出偵查的十四團一營派出的戰士。
由於鬼子行軍時還打著火把,加上拉車馬匹的響鼻不停地打著,動靜在晚上很是明顯,老遠就被偵查的戰士們發現了。
原地觀察了一分多鐘,帶隊的班長馬上派出一名戰士,將鬼子連夜趕路的情況報告回去,他則帶領剩下的幾名戰士一邊後撤一邊繼續觀察日軍的動向。
得到報告的溫團長大吃一驚,沒有想到鬼子援軍竟然會連夜趕路,這完全不符合日軍的作戰習慣。
在問清楚了日軍的具體情況以後,一個大膽的伏擊想法出現在溫團長腦海。好!既然你敢摸黑走路,就不要怪老子打你的黑槍。略一思考,溫團長就把兩個營長找了過來,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三人最後簡單商量幾句後隊伍就展開了行動。
老漳河,在邢臺市中部,是邢臺地區的主要河道之一,全長一百餘里,是邢臺地區平鄉、廣宗和鉅鹿的母親河。歷史上漳河屢經改道,老漳河就是漳河改道後原來的河道,如今水量雖然減小了不少,但仍然是鉅鹿一帶主要的河流,平均寬度超過了七十米。
為了連通老漳河兩岸,當地在河上修建了不少的橋樑,邢-衡公路在經過老漳河時,自然也需要從橋上經過,溫團長選擇伏擊鬼子的地點就在老漳河橋的東西兩岸。
為了防止伏擊戰打響時鬼子後面的援軍,溫團長派出了二營兩個連過河後繞過鬼子前隊後在半路建立陣地阻擊鬼子,剩下一個連和一營一起伏擊鬼子這個大隊。經過幾次的戰鬥,溫團長對於原獨立支隊的實力明顯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他也想這才把鬼子這個前出的大隊吃掉。
根據團長的部署,大量的輕重機槍被佈置的老漳河兩岸的陣地上,各連排自己的,加上孫義成叮囑後又特別帶上的,使得這次伏擊戰機槍的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一百六十多挺(除去二營兩個連攜帶的機槍數量)。也就是說溫團長這一次讓部下攜帶的機槍數量,和自己部隊的是一樣多,原來是一的話現在就是二。
有了如此多機槍的加入,充裕的彈藥下,坐在馬車上和騎在馬背上的鬼子士兵,真的就是活靶子。
黑色的軍服在晚上起到了很好的隱蔽作用,戰士趴在地面,雖然地上還有一些積雪沒有消融,但也是七七八八了,在野地裡黑一塊白一塊的,這樣的地貌在黑夜裡恰好和戰士們身上的黑色軍服相照應,四五十米之外就很難分辨了。
最先越過老漳河的二營兩個連,撇開公路,在公里兩側六七百米處急行軍,繞過鬼子的車馬隊之後又快速靠攏向公路方向集結。
抵達公路後,張營長先命令將在之前沒有爆炸的七八顆跳雷埋設在公路上,然後就將兩個連一左一右地安排在距離公路兩百米左右的位置。他的任務是阻擊鬼子,不是和鬼子硬拼,沒有必要靠近了打,等下只要地雷爆炸後士兵們朝目標開火就是了。
兩個連攜帶了六十多挺輕重機槍,加上四門迫擊炮(每個連兩門),十八門擲彈筒(每個班一具),怎麼也得讓過來的鬼子喝上一壺。
就在張營長部署部隊時,前出偵查的戰士向他報告,鬼子後隊裡有一支炮兵部隊,擁有四門山炮。
聽到這個訊息的張營長眉頭就鎖了起來,鬼子有炮兵隨行,那得想辦法把他們解決掉,要不然等會兒打起來可就麻煩了。別看只有四門山炮,算上鬼子大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