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出發冀南 (第1/2頁)
六零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沒有注意到詹政委的臉色,在孫義成說“剛才和政委商量了一下”這句話時,明顯地愣了一下,隨後皺了一下眉,顯然剛才孫義成在說這話時,並沒有和政委商量過,是私自決定的。詹政委本想說幾句什麼,最後想想還是算了,等會後再找司令員聊。
會議最後決定,出兵時間越早越好,越早兄弟部隊的壓力就越輕。最後就定在明天下午,下午出發很快就是夜晚,估計部隊出了武安地界天就能夠黑下來,正好連夜趕路。大平原上,走夜路也不用擔心掉進山溝裡。
會後,詹政委找到了孫義成,就剛才會議上他越俎代庖,以個人名義代替組織決定的事進行了勸慰批評。孫義成對政委的批評當然是洗耳恭聽,何況這件事上他確實做得有些不妥,誰讓他事先沒有和政委溝通就說溝透過了呢。
見司令員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且態度端正,政委也就不再追及這件事,不過最後卻就孫義成親自前往冀中戰場表示了反對意見,剛才在會議上他就想說的,考慮到照顧年輕司令員的臉面,才沒有在當場說出來。
聽完政委反對自己親自前往冀南(中)戰場支援的話後,孫義成明白政委不要自己去,一是擔心自己的安危(一個軍分割槽司令員要是在戰場上出事了,那可算是大事,政委也逃不脫被問責),二是六分割槽剛剛成立,有很多事情要做,他這個分割槽最高指揮官當然不能在。
“政委,這次冀中戰場形勢嚴峻,日偽投入的兵力極大,四個師團加上偽軍部隊,已經接近十萬人。冀中的部隊,加上民兵游擊隊,也只有區區四五萬人。這次去支援冀中,我們這一千多人,如果不能在短時間打破臨清、清河、威縣一帶的日軍封鎖,擊破南面日軍的包圍圈,讓我軍在區域性戰場上形成戰略優勢,逐漸打破僵局的話,時間一長,讓日偽瞭解到我們的情況,那時我們的突然性就會喪失,反而會陷入被動。”
看著因自己一席話而陷入沉思的詹政委,孫義成繼續火上澆油。“溫團長來部隊時間還不是很長,對我們部隊的一些作戰特點還不瞭解和掌握,可能會在戰場上錯過一些良機。我去就不一樣了,可以根據戰場情況發揮部隊的某些特點和長處,對症下藥,快速解決戰鬥問題。”
孫義成最後這話有些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意思在裡面,但詹政委卻沒有出言說什麼,因為從某些角度來說,孫義成說的是實情。
“好吧!我被你說服了,但有一點我必須提出來,那就是戰場上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能以身犯險。這是我以政委的名義,代表組織對你說的話,請司令員記住!”詹政委無可奈何地說道,並且對孫義成的個人安全提出組織上的要求。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交流,政委知道自己的南方口音孫義才可能聽不太懂,於是每一次跟他交流時話語儘量會說得慢一些,以便孫義成能夠聽懂自己在說什麼。
當天下午開始,十四團的一營和二營就開始了出發前的準備。他們不但要攜帶足夠的彈藥,還要攜帶十天的行軍口糧。對於這一點,孫義成並沒有特意要求部隊怎麼做,一切都是溫團長在安排。
孫義成當然不會擔心自己的部隊到了外地作戰時會缺彈少吃,這些東西空間裡有的是,只是他不能說出來,一切由部隊自己做主,到了戰場上根據戰鬥情況他可以隨時提供需要的東西。
隨隊出行的炮兵方面,李同江沒有過多攜帶火炮,只帶了四門九二步兵炮,彈藥倒是帶了不少,足足有一大車,至於具體數量是多少孫義成並沒有去數,反正他會隨時往這輛馬車上補充彈藥的,不怕李同江不夠用。
四門九二步兵炮全部是雙馬拖曳,增加了行軍速度,減輕了炮兵的負重壓力。除了九二步兵炮,李同江竟然攜帶了十具擲彈筒,看來他使用擲彈筒的愛好一直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