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韋維爾和首相的矛盾 (第1/2頁)
六零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待斯利姆和奧金萊克兩人有所反應,蒙巴頓已經一步上前,從對方手裡幾乎是將那份檔案搶了過來,急不可耐的翻看起來,臉色卻是越來越難看。
幾分鐘後,蒙巴頓沉著臉,將檔案交給伸過頭來的奧金萊克,自己則一言不發的朝後面走去。這份協議是真的,上面蓋了英國印度總督的大印,還有韋維爾的親筆簽名,時間是今年四月份。
當時蒙巴頓還在歐洲,對印度的情況根本就不清楚,那時韋維爾既是印度總督,又是英印軍司令官,還是東南亞戰區司令官,三個官位集於一身,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做出的這個決定,這些,蒙巴頓都不知情,所以他無法做出判斷,必須得仔細思考一下,或者發電報回新德里,和總督溝通詢問一下。
和蒙巴頓不同,奧金萊克在看完這份協議的副本之後,雖然也是一言不發,但腦海裡卻開始了一陣思考,因為他想到自己在新德里時和特朗普的那筆交易,難道說總督閣下也和自己一樣,和特朗普先生私下裡有一筆交易?
看完檔案的斯利姆,不知道蒙巴頓和奧金萊克兩位上官心裡的想法,但他知道檔案副本是真的,兩位上官不說話,他自然也不能先發表意見。
趙志齊派人送來的這份檔案當然是真的,只不過時間方面有些出入,而能夠獲得這樣一份讓蒙巴頓和兩位手下驚訝的檔案,還得多虧千里之外的印度總督韋維爾。
自從被倫敦方面一下子擼去了兩個重要職位,只剩下一個印度總督頭銜的韋維爾心裡清楚,倫敦唐寧街地下指揮部裡那位對自己有意見和看法了,更準確地說對他在印度的工作已經不滿了,讓這位英國元帥立即想起戰爭初期自己在埃及的遭遇,首相又開始在作怪了!
別看丘吉爾在前去年六月提升韋維爾為英軍元帥,但兩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友好,相反,還存在很多的“不愉快”,至於原因還得從戰爭爆發開始時說起。
二戰爆發的前兩個月,韋維爾被首相張伯倫調往埃及,出任中東英軍司令部總司令,晉升為臨時上將,指揮中東地區僅有的五萬英軍(後來兵力逐漸增加)。
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後,閒賦在家的丘吉爾被首相張伯倫剛調入內閣,成為海軍大臣。剛一上任的丘吉爾,自然要做一些事來證明自己海軍大臣的存在。為了加強英軍在歐洲的軍事力量,他下令從時任中東英軍總司令的韋維爾手底下抽調八個正規營到歐洲戰區,結果卻被韋維爾拒絕了。
中東英軍司令部設在埃及,當時的北非和東非地區,有五十五萬義大利軍隊,而在中東地區的英軍,僅僅只有五萬,人數只是義大利軍隊的一個零頭,英軍“人員缺編且訓練不夠、裝備與彈藥缺乏”。
兵力絕對弱勢的情況下,想要保持大英帝國在地中海和紅海交通線的暢通,不但不能調走部隊,反倒要增加部隊,所以韋維爾沒有執行時任海軍大臣丘吉爾的命令,保證了六月份義大利對英國宣戰時中東英軍擁有一定的實力,維護了地中海和紅海交通線的暢通,不想卻因此得罪了丘吉爾。
後來的北非戰爭中,韋維爾指揮五萬英軍,不但定住了五十五萬義大利軍隊的進攻,還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英軍在兩個月內推進八百餘公里,俘虜意軍九個師的官兵十三萬人以上,繳獲近四百輛坦克和一千二百九十門火炮,英國第七裝甲師\"沙漠之鼠\"的著稱,也正是在韋維爾指揮下獲得的(我之前以為是蒙哥馬利指揮時獲得的)。
正當戰局發展順利的時候,已經成為戰時首相的丘吉爾,又來干涉韋維爾的指揮了,以幫忙希臘作戰部隊為由,要求韋維爾把四個師的主力調往希臘戰場。海軍大臣的命令韋維爾可以不聽,但首相的命令韋維爾必須聽,不得已,他只能答應從中東英軍中調走四個師去希臘,而且是主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