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寇連才(?-1896),直隸昌平人。15歲入宮,先在慈禧太后梳頭房裡,後到會計房,為慈禧太后管帳。再後來他又被派到奏事處,名為伺候光緒帝,實為監視他。
甲午戰敗後,國人無不扼腕。此時,慈禧太后欲以大阿哥替代光緒帝。她杖擊支援變法的瑾、珍二妃,她自己恣意揮霍,貪圖享受。對於慈禧太后的種種倒行逆施,寇連才忍無可忍,遂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三月二十三日早晨跪在慈禧太后床前哭諫:&ldo;國家已經處在危難之中,但老佛爺您自己不考慮嗎?您放縱遊樂,會生內亂的。&rdo;慈禧太后以為他瘋了,連聲呵斥,寇連才走了。
寇連才看哭諫無效,就請了5天假回到家裡,與父母兄弟訣別。他拿出一個記事本子交給弟弟。回宮後,把自己的積蓄分給小內監,他是準備一死了。二十八那天,他上了一個摺子給慈禧太后,內有10條意見,要求太后歸政光緒等等。慈禧太后見到摺子,大為震怒。問他:
&ldo;這個摺子是你寫的,還是受人指使寫的?&rdo;
&ldo;這是奴才自己寫的。&rdo;
慈禧太后讓他把摺子背誦一遍給她聽,寇連才背得差不離,沒大錯。慈禧太后說:&ldo;本朝老規矩:內監講國家大事要斬首,你知道嗎?&rdo;
&ldo;知道。我要怕死,就不敢上摺子了。&rdo;
慈禧太后派人將寇連才關押在內務府慎刑司。兩天後移交刑部,處斬。
安德海之死
安德海(?-1869)直隸南皮人,與張之洞同鄉。同治時他自宮進京當內監,對慈禧太后阿諛奉承,很得慈禧太后賞識。他便無視朝廷規矩,幹預國政,納賄招權。先是於同治四年(1865)在慈禧太后面前搬弄是非,攻奕短處,使之免去議政王的封爵。他又籠絡朝中官吏,奔走其門,氣焰日盛。當時同治帝已是10多歲,十分討厭他。有一次,他因事斥責安德海,反而受到慈禧太后的責備,心裡就更恨安德海。礙於慈禧太后,他不好發作,便常在宮中將泥人頭砍斷,以示對他的憤怒。他把要殺安德海的事告訴鈕祜祿氏,慈安太后鈕祜祿氏勸他不急,他很不願意,等不及了。
同治八年(1869)八月,慈禧太后令安德海到南方置辦龍衣。她曾問同治帝同意與否,同治帝表面上說同意,卻立刻報告鈕祜祿氏。說,安德海一定要出都門,出都門就斬。但是誰能下手呢?鈕祜祿氏看同治急於處置安德海,不好掃了他的興。況且,讓安德海這種人長期在宮中,讓西太后當第二個武曌,以後自己死了也無法見文宗。於是便說,能處置安德海的人只有山東巡撫丁寶楨。同治聽了很高興,急求鈕祜祿氏密告丁寶楨,俟機把他幹掉。丁寶楨接到上諭後想,安德海要去廣東,一定經過山東,於是密囑德州知州趙新:傳聞安德海要過山東,如見他有不法之事,將他逮捕,然後報告。
安德海率兩隻船到德州,船上龍鳳旗飄揚,帶有男女多人,還有女樂,觀者如堵。安德海自稱奉旨差遣,置辦龍衣。安德海過德州境時,趙新密報丁寶楨。慈禧太后聽後驚恐起來,因為根據祖制,太監是不允許離宮半步的。她不得不忍痛與慈安太后、奕及軍機大臣和內務府大臣議論此事。大家都說,按照老祖宗規矩,內監不得離開都門,違反者殺無赦,應當就地正法。但慈禧太后把逮捕安德海就地正法的朝旨扣留了兩天,直到醇親王催,才發。
趙新有心計,怕惹禍,說正要拿獲安德海,但他已揚帆南下。丁寶楨急令東昌、濟寧各府州縣跟隨追捕。丁寶楨令東昌府程繩武追趕。程繩武跟蹤了3天不敢動手,丁寶楨又派總兵王起率兵追趕,直到泰安才追上,押解到濟南。安德海有恃無恐,大聲說:&ldo;我是奉皇太后之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