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遇刺
嘉慶八年(1803)二月二十日,嘉慶帝由圓明園返回宮中。進入神武門,由乘馬改為坐轎。突然一個男子手持短刀直撲御轎,跟在轎後的定親王綿恩與御前侍衛丹巴多爾濟立即向前阻攔。二人受傷。刺客為侍衛擒獲。
刺客是內務府廚子陳德。嚴訊整日,陳德不吐主使者。
陳德被凌遲處死。兩個兒子被株連,處以絞刑。
清宣宗道光帝
勤儉守成帝 忍辱第一君
嘉慶皇帝在避暑山莊留下的&ldo;遺詔&rdo;宣宗道光帝(1782-1850)全名愛新覺羅&iddot;旻寧,嘉慶帝次子。嘉慶十四年(1809),嘉慶帝按照家法確定旻寧為嗣君。二十五年,嘉慶帝去世,旻寧繼位為帝,年號道光。
旻寧年幼好學,間習武藝。10歲跟隨祖父乾隆打獵獲鹿,乾隆大喜,賜黃馬褂、花翎。嘉慶十八年,天理教攻進北京,他又以鳥槍擊斃兩&ldo;賊&rdo;。嘉慶帝很高興,封他為&ldo;智親王&rdo;,其御槍號也賞賜了一個封號,叫&ldo;威烈&rdo;,嘉慶帝稱讚他&ldo;忠孝兼備&rdo;。
道光時的清朝,積貧積弱,鴉片泛濫,官員們委靡不振,苟且偷安,州縣勒索陋規已到立法都不能禁止的地步,武備不興,經制兵戰鬥力削弱,英國等列強正虎視耽耽,覬覦擴大中國市場。道光帝像歷朝帝王一樣,關心治河,蠲免錢糧,賑濟災民,疏浚河道。道光本人生活簡樸。熱河避暑,木蘭秋獮,過去帝王這些耗費巨資的習慣,他都沒有。故對於道光帝,《清史稿&iddot;宣宗本紀》評價是:&ldo;宣宗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守成之令闢(賢明君主)也。&rdo;
然而道光帝才能平庸,不瞭解中國與西方殖民主義國家的差距,依然執行閉關自守的政策,對於王朝的嚴重問題沒有重藥醫治。終道光一朝,宰輔都是昏庸之臣。前期是&ldo;小心謹慎,一守文法(法規)&rdo;的曹振鏞,後期是投降派穆彰阿,《清史稿&iddot;曹振鏞、穆彰阿等傳》&ldo;論曰&rdo;:&ldo;守成之世,治尚綜覆,而振弊舉衰,非拘守繩墨者所克任也……宣宗初政,一倚曹振鏞競競文法;及穆彰阿柄用,和戰遊移,遂成外患。&rdo;
儘管如此,守成之君道光帝在位30年,還是幹了一些大事。
道光帝即位後第一樁大事是鎮壓張格爾叛亂。道光六年(1826),乾隆年間處死的大和卓博羅尼孫子張格爾糾集安集延、道光皇帝像布魯特兵500多人在英國的支援下侵入喀什噶爾(今喀什)、英吉沙爾、葉爾羌(今莎車)、和闐4城,企圖復闢和卓家族統治。道光皇帝命令揚威將軍長齡、陝甘總督楊遇春、山東巡撫武阿隆、甘肅提督楊芳等率領三萬多兵馬於七年擊敗張格爾,收復四城,並誘執張格爾,處死,這對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與西北邊疆的和平安定很有意義。
道光年間農民起義多次,道光皇帝不斷派兵鎮壓。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十一年趙金龍為首的湖南江華與廣東瑤民起義,道光帝令兩廣總督盧坤、湖北提督羅思舉等鎮壓。鴉片戰爭後到道光去世的10年中年年爆發小規模的農民起義,道光皇帝都派兵鎮壓了。
道光帝還搞了點改革,主要有三:
第一是漕糧海運。過去從兩江(江西、江南兩省。江南省包括現今江蘇和安徽)、湖廣等地徵來的漕糧(田賦中運送京師、通州部分)都是從大運河運到目的地,漕運官員經常利用手中的職務之便中飽私囊。加上運河受水患破壞經常遭到阻礙,運費又高。戶部尚書英和建言海運便利。海運曾行於元代至明代永樂間。道光帝將此建議交給有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