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專案透過 (第1/2頁)
秋成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epc模式?”秦然很好奇,這觸及到了他的知識盲區。
“epc模式就是國家找這一類的專業造價工程師,框定一個預算金額,稽核透過後,國家便將這筆預算撥下來。設計、建造等都是我們研究所決定,國家只負責最後的驗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包乾模式。”
“這種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沒有暫列金額一項,不管資金夠還是不夠,全部由研究所負責。”
秦然皺了皺眉頭,“要是資金缺口太大,研究所負責不起呢?”
“如果真是那樣,還是可以申請追加撥款的,但這個申請時間非常麻煩,稽核程式嚴格不說還特別繁瑣。當然,如果資金充裕,那也是不能肆意霍霍的,因為伴隨epc模式開啟,國家會派遣專業的過控單位,嚴格監督專案資金去向。”
“所以,申報預算是很有必要的。不過預算歸預算,沒那麼嚴謹。秦工你不必要將機甲的方方面面都計算在內,花費少的專案可以忽略不計,只計算耗資多的大項,因為最後還有暫列金額一項,暫列金額可佔比預算的20。”
聽到吳天明的解釋,秦然算是鬆了口氣,如果只計量主要部分,那時間上倒是夠用了。
“那行,我這就去弄!”
秦然說著,就起身回自己辦公室了。
開啟電腦,秦然看著電腦螢幕愣神一會兒,他在考慮選擇哪一種機甲作為原形出預算清單。
這就是在秦然從京城回來路上規劃中第一類和第二類中的兩類機甲。
不消片刻,秦然心中有了答案。第一類機甲現在不合適拿出來,因為想要建造出一臺完美的機甲,就必須擁有一條完整的工業鏈,想打造一條完整的工業鏈,其中資金、人力都難以估量,也沒辦法預算。
即便能預算,那估計也是一個天文數字,稽核也不會給透過的。
所以現階段條件下,只能選擇第二條規劃道路。在現有的工業基礎下,建造的機甲或許沒有那麼完美,但是隻要成功,讓人們看到機甲的潛力,那麼就可以相繼建造第二臺、第三臺。
拿定主意後,秦然便開始以之前的部分草圖和心中既有機甲的形象開始編制清單,同時吩咐王成:
“會計價軟體嗎?”
“會一點!”
“那好,我先列一張清單出來,你試著套價,最後我在檢查。”
“好的,秦工。”
兩天時間,秦然加班加點總算將預算拿出來了,數額不算少,但也不算多,加在一起共90億。
拿著足足五十頁的預算清單,秦然找到了吳天明。
吳天明瞧了一眼。
“少了!”
“少了?”秦然詫異道:“我已經把廠房建造都算進去了,還有部分機械裝置。如果單單是機甲的建造費用,還不到其70億。”
吳天明大致瀏覽一遍,問:“工人工資呢,廠房建造的地皮呢,還有日常管理費用,附屬設施,技術專利等等,這些都沒有考慮進去,最重要的是,預算是預算,不可能報上去多少就給批多少,審批單位砍個零頭算是好的,就怕對方發狠,一刀下去,對半開。”
好吧,秦然承認,他確實欠缺這方面經驗。
“吳所長,你說的不錯,我確實欠考慮了,不過除了機甲和廠房,什麼人工工資、地皮,土木施工、日常管理我可不熟悉啊,怎麼出預算?”
“沒事兒,這個我來處理。”吳天明當即大包大攬下來。
“還有不到一天時間,能來得及?”秦然好心提醒,這麼多分類,一聽就很麻煩。
可吳天明卻笑了笑,“秦工,你就不知道這裡面的門道了,時間這麼緊,我怎麼可能還去單個單個算?直接找一個相似的廠房,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