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第2/3頁)
如小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若綰心裡一陣悲涼,從她記事起便養在張氏跟前,叫張氏母親,叫自己的生母姨娘,看著生母在童若秋跟前低三下四,誰關心過她心裡是怎麼想的?誰問過一句?母女情分,就在這麼多年一聲一聲的&ldo;姨娘&rdo;中淡了。
&ldo;鄭家並沒有什麼不好,比大姐好了不知多少倍,我是庶女,我有什麼好求的?&rdo;童若綰說著視線便落到柳姨娘身上,這麼多年,她連撒嬌的機會都沒有,每每看到童若秋賴在張氏懷裡,柳姨娘你可知道,我是多麼的想也擁有一個撒嬌的懷抱?
童若綰眼裡的恨意讓柳姨娘不覺退了一步,怔怔地望著她說不出話來。她討好張氏是為了讓張氏對她和童若淳好一些,她一個姨娘,她能付出的只有這些呀。
&ldo;姨娘請回吧,我要午睡了。&rdo;
涼涼的語調,讓柳姨娘潸然淚下,輕聲問道:&ldo;是不是你做了什麼夫人和老太太不高興?&rdo;
&ldo;我能做什麼?不管我做什麼,她們何曾高興過?姨娘多心了。&rdo;童若綰說著便往裡間去了,留下柳姨娘站在原地,許久才離開。
下午童二老爺回來,聽下人們議論鄭家,當即便去找張氏理論,卻又被張氏一番話說得無言以對,只覺頭疼,索性撂下恨話:&ldo;你們要怎樣就怎樣!我一概都不管了!&rdo;
張氏冷笑道:&ldo;老爺倘或早些說這樣的話,我自是不會給三丫頭操心了,直接送去老家用童家家法伺候!&rdo;
童二老爺一聽,氣得臉紅脖子粗,&ldo;為何要這樣說?&rdo;
&ldo;老爺不如去問問三丫頭不就知道了,她做的那些事兒,我一把年紀的人都說不出口。&rdo;說著,也不理童二老爺,當著童二老爺的面兒,吩咐那些去採辦童若綰嫁妝的婆子,只說東西都不必買好的。童若秋是嫁去孫家,童若綰是嫁去鄭家,兩家差別懸殊那樣大,自然嫁妝也不能等同。
氣得童二老爺直咬牙,&ldo;難道家裡又沒銀子了?&rdo;
張氏慢悠悠地道:&ldo;當年大丫頭的嫁妝怎麼辦,三丫頭的嫁妝就怎麼辦,這是老太太說的,至於秋兒,她的東西是我給的。這,老爺也要管麼?&rdo;
童二老爺答不上來,氣卻消了大半,最後只得從正屋出來,去隔壁抱夏才覺清淨。
張氏冷眼瞧著他的背影,一抹笑慢慢在嘴邊盪開,又朝下面的婆子道:&ldo;飾品也不必去京福作坊,我那裡有些舊的,拿出去找師傅重新打了,只要看起來是新的就罷了。&rdo;
這些婆子雖覺得張氏有些苛刻,但也不敢有人提出意見,誰願意去為了一個不得勢的童若綰,而得罪張氏。再說,張氏既然敢這樣明目張膽地對待庶出的童若綰,可見老太太也是支援的。
說起來也是童若綰咎由自取,沒什麼好同情,這樣想著都心安理得起來,張氏怎麼說她們便怎麼做。
童若秋的嫁妝花費了張氏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準備好,童若綰的嫁妝卻只花費了兩三天的功夫。預備好這些,張氏就掐著日子算,盼著七月初三快些到來,總歸是要童若綰嫁出去才能徹底叫人放心。以後女兒女婿回來,也就不必防賊似地防著了。
張氏心情舒暢,逢人便笑,極少苛刻下人,都覺得張氏的眸氣突然好了。
然而,周氏卻不一樣,那邊張氏忙著童若綰的嫁妝,想到瑤兒沒有著落,就一聲接一聲地嘆息。陳媽媽瞧著,溫言勸道:&ldo;咱們姑娘一瞧就是有福的,夫人真的不必過於憂心。&rdo;
周氏道:&ldo;如何不憂心,外面還懸著,小門小戶的怕咱們瞧不上不敢前來,大門大戶的又嫌棄她沒見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