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3/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是《克拉維葛》。在一定範圍內《漢姆勒特》也同於這一類,不過只能從漢姆勒特對勒厄爾特斯和奧菲莉亞的關係來看。《華倫斯但》也有這一優點;《浮士德》也完全是這一類'的悲劇'。如果僅僅只從瑪格利特和她的兄弟兩人的遭遇作為主要情節看的話。高乃伊的《齊德》同樣也屬於這一類,不過齊德本人並沒有一個悲劇的下場,而麥克斯Max和德克娜Thekla之間與瑪格利特兄妹類似的關係卻有一個悲劇的結局。
§52
我們在前此各節裡既已在符合我們的觀點的那種普遍性中考察了所有一切的美術文藝,從建築的美術起,直到悲劇才結束了我們的考察。建築的目的作為美術上的目的是使意志在它可見性的最低一級別上的客體化明顯清晰。意志在這裡'還是'顯為塊然一物頑鈍的、無知的、合乎規律的定向掙扎,然而已經就顯露了'意志的'自我分裂和鬥爭,亦即重力和固體性之間的鬥爭。——最後考察的是悲劇。悲劇,也正是在意志客體化的最高階別上使我們在可怕的規模和明確性中看到意志和它自己的分裂。'可是'在這些考察之後,我們又發現還有一種藝術被我們排斥於討論之外了,並且也不能不排斥於討論之外,因為我們這個論述系統嚴密,其中全沒有適合這一藝術的地位。這'一藝術'就是音樂。音樂完全孤立於其他一切藝術之外。我們不能把音樂看作世間事物上的任何理念的仿製、副本,然而音樂卻是這麼偉大和絕妙的藝338術,是這麼強烈地影響著人的內心;在人的內心裡作為一種絕對普遍的,在明晰程度上甚至還超過直觀世界的語言,是這麼完整地、這麼深刻地為人所領會;——以致我們在音樂中,除了一種“下意識的、人不知道自己在計數的算術練習”外,確實還有別的東西可尋。不過音樂所以吸引萊布尼茲的就是這種“算術練習”;如果只從音樂直接的、外表的意義看,只從音樂的外殼看,萊布尼茲也並沒有錯。然而音樂如果真的只是這麼一點而已,那麼音樂給我們的滿足必然和我們在得出一個算式的正確答案時所能有的滿足一般無二,而不能是我們看到自己本質的深處被表現出來時'所感到'的愉快。因此,在我們的觀點上,我們注意的既然是美感的效果,我們就必須承認音樂還有更嚴肅的更深刻的,和這世界,和我們自己的最內在本質有關的一種意義。就這意義說,音樂雖可化為數量關係,然而數量關係並不就是符號所表出的事物,而只是符號本身。至於音樂對於世界的關係,在某一種意義上說,必需和表現對於所表現的,仿製品對於原物的關係相同,那是我們可以從音樂和其他藝術的類似性推論出來的。一切藝術都有這一特徵,並且一切藝術對我們的效果,整個說來也和音樂對我們的效果差不多,後者只是更強烈,更是如響斯應,更有必然性,更無誤差的可能而已。此外,音樂對於世界那種複製的關係也必須是一種極為內在的,無限真實的,恰到好處的關係,因為音樂是在演奏的瞬間當時就要被每人所領會的。這裡還看得出音樂沒有誤差的可能性,因為音樂的形式可以還原為完全確定的,用數字表示出來的規則;音樂也決不能擺脫這些規則,擺脫就不再是音樂了。——然而把音樂和世界對比的那一點,就音樂對世界處於仿造或複製關係來說的這一方面依然還隱藏在黑暗中。人們在任何時代都從事過音樂,卻未能在這一點上講出一個道理來;人們既以直接領會為已足,就放棄了抽象地去理解這直接領會自身'是怎麼可能的'了。
當我既把自己的精神完全貫注在音調藝術的印象中之後,也不管這種藝術的形式是如何多種多樣,然後再回到反省,回到本書所述的思想路線時,我便已獲得了一個啟發,可從而理解音樂的內在本質以及音樂對世界的那種'關係,'按類比法必須假定的,反映世界的關係是什麼性質。這一啟發對於我自己固然是足夠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