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蜜筱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說起剛才他奏的曲子,庒風之侃侃而談:&ldo;不才剛彈奏的是陽春白雪,這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盪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陽春白雪的典故來自《楚辭》中的《宋玉答楚王問》一文。楚襄王問宋玉,先生有什麼隱藏的德行麼?為何士民眾庶不怎麼稱譽你啊?宋玉說,有歌者客於楚國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國中和者有數千人。當歌者唱陽阿薤露時,國中和者只有數百人。當歌者唱&l;陽春白雪&r;時,國中和者不過數十人。當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難度的技巧,即&l;引商刻羽,雜以流徵&r;的時候,國中和者不過三數人而已。宋玉的結論是,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l;陽春白雪&r;等歌曲越高雅、越複雜,能唱和的人自然越來越少,即曲高和寡陽春白雪這個典故說明瞭不同的欣賞者之間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存在著的巨大差異。樂曲的藝術性越高,能欣賞的人就越少。不得不承認,這種差異又和欣賞者的主觀趣味有很大關係,有時很難得到一個客觀公允的評價。正如西晉葛洪在《廣譬》一書中所指出的:觀聽殊 好,愛憎難同。對於聽慣桑間濮上之曲、下里巴人之聲的人,當然無法理解陽春白雪和黃鐘大呂的高貴雅緻。從這點來說,古今並無太大區別。今人欣賞音樂,大都是&l;入耳為佳,適心為快&r;。 &rdo;
他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大意楊菲兒算是聽明白了,她心裡想:這人不光琴彈得好,學問也這麼厲害,如果圓圓能得到他的幫助,那不是最好不過了?&rdo;
楊菲兒此念一生,當時便把這個想法提出來了,庒風之略略的思考了下,說道:&ldo;在下也不是個拘於繁文縟節的人,但是因為在下家中也有事,在下只能在揚州逗留幾天,對於圓圓姑娘,指教談不上,相互切磋倒是差不多,在下也很欣賞圓圓姑娘對音樂的天賦。&rdo;
楊菲兒這個高興啊,當時就要請庒風之去流連坊別院,庒風之也不謙虛,付了飯錢就和她們一起去了流連坊。
這以後的日子,圓圓跟隨庒風之學習琴藝,楊菲兒緊鑼密鼓的準備花魁比賽的事,日子過的倒也充實。
第二卷 傾國與傾城
闕十五:鵲橋大會
日子過的很快,轉眼間就到七月七了,也就是花魁比賽的日子。楊菲兒經過前思後想,把比賽的地點定到了秦淮河上,十幾條花船連在一起,每條船之間用梯子連著,梯子四周都鋪滿了花飾,和花船上的花相映成趣,遠遠看上去就如一幅畫。這個創意楊菲兒很滿意,只是可惜的是當時沒有電燈,不然的話她還想多搞點彩燈上去那才夠美。不過無數的彩色燈籠照出的效果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楊菲兒在船的入口處只設了兩個購票處,上花船的人每個都必須付十兩銀子,當然,持有貴賓卡,被盛情邀請來的那些人自然是暢行無阻了。菲兒怕有不良之徒前來搗亂生事,老早的就央求簡親王準備了些侍衛來幫她把場子,這下可真是無後顧之憂了。她在那穩穩的坐著等著名利雙收呢。
船很大,每條船上將近可以容納上千人,除了來參賽的各個妓院的姑娘和媽媽們,還有些閒雜人,其他光看熱鬧的人就可以有上萬人,那就是好幾萬白花花的銀子啊,菲兒一邊想一邊流口水。
菲兒一邊在船上指手畫腳的指揮著,一邊在想錢想的腦袋抽筋的時候,老遠就看見簡親王一幫人浩浩蕩蕩的過來了,她連忙下船去迎接,與之同來的還有他的一幫幕僚以及平日裡吃肉喝酒的一幫朋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