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頁)
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必要和他計較。
抬頭又看了一眼老和尚純信,還有賬要和這老和尚算,不過不急,先記著。
“送這廝去見官!”有人嚷道,鄉野間總不會少這些愛起鬨好看熱鬧的閒人。
葉暢沉吟了一下,卻想起一件事情,昨日他姐夫劉錕來看望他時,提起有人意欲在覆釜山內開陶窯,正需要人手之事。他心中一動,這個劉貴當然不能留在身邊,否則關鍵時候他又跳出來鬧騰,對自己甚為不利。把他送官也不是件好事,官府是否會對所謂“遇仙”之事追根究底,葉暢並無把握。那麼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將這劉貴發賣——既可以將他趕走,又能變現換點銅鐵花用。
他讓人將劉貴先綁起,然後道:“下山再說,各位家親,咱們回去!”
眾人鬧了半日,也都累了,而且今天發生的事情,正要回去說與家人鄰居聽,因此一個個應了起來。行了兩步,葉暢又高聲道:“既然是藥王老仙長賜我們清泉,明日大夥可都要記得,咱們一起去藥王觀上香!”
眾人又是鬨然應諾,唯有老和尚純信腳下險些一趔趄。
這些香火……原本該是他十方寺的,只因為他臨時改了葉暢的話本,便被葉暢改到了藥王觀。這樣一來,他跟著忙乎了許久,還專門做了種種安排,豈不是恁的好處也沒有得到,只是成全了葉暢遇仙之說?
老和尚心中第三次產生了悔意,而且這一次悔得非常徹底。
葉暢不管老和尚心中怎麼想,這只是他對老和尚背信棄義的小小報復。在眾人幫助下,押著劉貴他們便下山而去,早有腳快嘴快地跑到了前頭,因此他們人還沒有到,今日的事情已經被人添油加醋傳回了吳澤陂。
故此到村頭的時候,半村的人都在等著,大多是葉家同宗,也有外姓閒人在看熱鬧。
響兒一臉迷糊地站在人群中間,她旁邊是嫂子方氏,方氏身後則站著一個看上去就老實巴交的男子,那是她丈夫葉曙,也就是葉暢實際上的親兄。葉曙已經年近三十,比起葉暢要大上十多歲,性子最是懦弱,又少言寡語,因此葉暢甦醒過來後總共也沒有和他說過十句話。
只不過他看著葉暢的目光,總是帶著歉然,大約是覺得讓葉暢去給三支充當嗣子,實在是對不住葉暢吧。
葉家三房,長支從上上一代起就非常強勢,因此其餘二支比較衰微,到葉曙與葉暢這一代時,二支最為貧困,主要收入就是族中撥付的一些田地。而大唐經過百年,均田制已經走向瓦解,朝廷發放的露田在有些地方名存實亡。故此,葉曙讓葉暢去嗣三支,也有為他尋一條出路的意思。
“四哥,四嫂。”葉暢與他們招呼了一聲,葉曙點了點頭,目光中含有隱憂,看向站在眾人堆中的一個長者。
葉暢也望過去,只見這長者身著葛衣,神情嚴肅,雙眼中甚為嚴厲。在他身邊,則是長支的伯父葉楝,還有一臉都是怒色怎麼也藏不住的劉氏。
“你竟然敢如此,你竟然敢如此!”
見葉暢向自己望來,劉氏氣得話都說不通順,指著葉暢渾身發抖。
葉暢不理睬她,而是上前,向葛衣長者行禮:“見過宗長。”
這葛衣老者,乃是修武葉氏宗族的宗長,也是吳澤陂中的村正。依大唐體制,百戶一里,五百戶為一鄉,象吳澤陂這樣的地方,應當也設有里正,但是因為吳澤陂諸家並無勳官(唐朝常令六品以下勳官充任里正),這些年又沒有出什麼人物,因此里正一職就由相鄰的小劉村人充當,而葉氏宗族因為人多,所以宗長得以充任村正。在一貫不願意與官府打交道的鄉野,里正、村正便是決斷訴訟、緝盜捕寇和調解說和的權威。
葉氏宗長名為葉淡,論輩份乃是葉暢叔祖,見葉暢行禮,他微微點了一下頭。
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