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頁)
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寫的一首詞。看雪花,是輕浮的樣子,沒有根,對這種東西,一般人不去喜歡,納蘭卻與眾不同,覺得雪花是好在冷處偏佳,只有在百花凋零時,才綻放出驚人之美。這是高潔的人格。這種人格有誰能懂呢?謝娘,是納蘭的知音,謝道韞,把雪花比作柳絮,稱為詠絮才女,這是比作盧氏。盧氏去世後,還有誰能與他一起來欣賞雪花的高潔呢?他沒有知己了。“不是人間富貴花”是他對自己身世的深切感知。一個人的生命意義除了愛情就沒有其他嗎?盧氏的去世讓納蘭感到如此灰心,如此絕望,就要談到家庭與事業與其他。
(納蘭明珠在康熙朝做過哪些大事?這些又會給兒子納蘭性德帶來怎樣的影響呢?)對於大多男孩來說,第一個最依賴的人肯定是父親。在童年的納蘭性德眼中,父親曾是他最崇拜與依賴的人物。納蘭最感到驕傲的是,明珠在政治上的成就,二是在文化上的成就。先看看政治上的成就,值得兒子驕傲呢?有兩件事,一是打擊鰲拜。康熙登基時,明珠升任內務府一把手,當時有四位著名的輔政大臣: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明珠跟他們的關係特別微妙。蘇克薩哈是與他同一家族,他們又受鰲拜控制。索尼的孫女嫁給了康熙,當時內務府全力承辦,納蘭明珠功不可沒。所以,明珠在四人間應該一團和氣吧?但不是這樣,明珠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後來四位矛盾公開,像鰲拜逼迫皇帝殺死了蘇克薩哈,明珠居然沒有受到衝擊,反而升了官,後來康熙想扳倒鰲拜,這時,明珠審時度勢,堅定站在康熙一邊。當明明珠就建議修改當時的曆法。而主持的正是鰲拜的學生楊光先。康熙罷免了楊光先。表面是曆法之爭,實際是明珠在誡授意下打擊鰲拜集團。後來,扳倒了鰲拜的同黨,明珠被提升為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等。這是明珠第一件政治成就。這過程中,納蘭是從八歲到十五歲,對朝中的政治鬥爭沒有清醒認識,但是父親的形象越來越高大,他一定感受深。二是平定三藩叛亂。當時三藩主動提出撤藩的要求,不過是試探一下朝廷的態度。康熙把這事交給大臣議論。當時人們反對,害怕吳三桂。在明珠的堅持下,康熙下定決心同意撤藩,這個命令一下,吳三桂首先起兵反清。朝中炸了鍋,有人主張處死明珠,向吳三桂求和。幸虧康熙站出來。明珠也越發感恩戴德。投入平叛的戰爭中。納蘭明珠功不可沒。
(納蘭明珠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智擒螯拜、平定三藩叛亂等重大事件中立下大功,也贏得了康熙皇帝的寵信,個人的威望和事業一度達到了巔峰。父親為朝廷建功立業的成就、以及他在政壇上越來越
高大的形象,成為年輕納蘭仰慕的偶像。年青的納蘭做了什麼時候呢?他的心願能夠實現嗎?).
一向文質彬彬的納蘭性德居然請求到前線去衝鋒陷陣,在康熙十五年,雙方對峙時,清兵與吳三桂處於拉鋸時,西線戰場上,清軍處於守勢。當時滿朝文武為些捏了一把汗,納蘭性德要求上前線去。這得康熙意。結果是一而再再而三去上疏,都被康熙駁了回來。一可能是因為康熙擔心納蘭白白送上性命。二可能是康熙太信任納蘭了,可能有更重要的任命,不願意把他派到前線去。後來的事實證明,第二種可能更接近現實。康熙捨不得納蘭,有更重要的任命。納蘭這邊,反應是失望。他寫過詩:“平生縱有英雄血,無由一濺荊江水;荊江日落陣雲低,橫戈躍馬今何時?”大家別忘了,這是八旗子弟,血管中流的是與生俱來的血性。他認為自己流的是八旗子弟的英雄血,卻沒有機會去前線去。我個人認為,納蘭的主動上疏上前線平叛,是得到父親的支援的。可以看出他深受父親的影響。父親一系列事情對納蘭來說,有父親的英雄形象,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明珠在文化上的表現,他是精通滿漢文化的,他還是一個注意團結漢人學者的高官,當時明珠府是漢人學者雲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