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米澤穗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該不是主流。絕大部分應該是火葬,而且他們會讓河流把骨灰沖走。印象中,印度處理遺體不是很講究。說到講究死後得救而需要遺體的話,會想到相信復活而實行土葬的基督教,要不就是埃及的木乃伊。&rdo;
芳光稍做思考,
&ldo;不過,說到底,印度那麼大,我又沒有去過。可能在某個地方有葉黑白寫的那種風俗也說不定。&rdo;
芳光給話留了餘地。
&ldo;……不愧是舊書店的員工,真厲害。連這些都知道嗎?&rdo;
芳光不置可否。可南子稍稍歪著頭。
&ldo;這樣的風俗,恐怕多半是沒有的。專門寫於事實不符的東西,那不正是小說的表現方式嗎?&rdo;
&ldo;是不是和《奇蹟之女》中那個在羅馬尼亞旅行的日本人一樣?&rdo;
&ldo;是的。故意呈現出亦真亦假的感覺。&rdo;
&ldo;確實,感覺很有意思。這是五篇小說一以貫之的風格,還是獨獨是這兩篇小說的風格,在把全部的小說收集前還不能斷言。就《轉生之地》來說,這是一種生動的表現形式。&rdo;
芳光的心情奇妙地平靜了下來了。
像這樣談論著印度的生死觀和羅馬尼亞的入境審查制度什麼的,不知不覺就忘記了錢和家裡的事,感覺好像撥開了心中的陰霾重見陽光。
但是這些對芳光來說只是對小說的感想,對可南子來說則事關自己的父親。她腦海中似乎正盤旋著各種想法。
&ldo;是啊。總之,必須先把它們收集齊……&rdo;
芳光已經談了一點自己的想法,不過可南子的感想似乎還有下文。但是,此時電車已到達朝霞。
出了站以後坐上了一輛計程車,在靠近目的地的地方下車,步行尋找。費了一點周折,不過在詢問了一名恰巧路過的郵遞員後,他告訴說:&ldo;宮內先生家的話,就在這附近。&rdo;宮內家是一棟雅緻的日本式建築,平房附上鋪著瓦片的四面坡屋頂,院牆和四壁都很考究。只是和周圍的人家有點不協調,在整條街中顯得獨樹一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