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第2/3頁)
王外馬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位想搶11師風頭的仁兄。
1945年9月7日,&ldo;土木系&rdo;的燦爛招牌、國軍精銳中的精銳、嫡系中的嫡系、號稱馳騁疆場無敵手、打了勝仗很正常打了敗仗純屬意外的&ldo;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第十一師&rdo;,在他們的英明領袖,那位得到無數後人景仰崇拜和懷唸的、除了運氣不好渾身沒有毛病的、料事如神英明勇武即使全軍覆沒也能孤身突圍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最後成功守住金門島的‐‐胡璉胡伯玉陸軍少將的帶領下,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長沙城。
而就在11師進城的當天,傘兵二隊也接到了開拔的命令。
有文章記述:&ldo;傘兵部隊參加了長沙的受降儀式&rdo;,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傘兵二隊只是參加了在湖南長沙與日軍&ldo;洽降&rdo;階段的活動,受降的工作是由18軍完成的。
第四方面軍王耀武接受日本第20軍坂西一良投降的時間是在45年的9月15日,而這時候,蔡智誠和他的夥伴們早已經飛到南京,觀看崗村寧次投降去了。
如果留意一下1945年8月的&ldo;中國各戰區受降單位分配表&rdo;,就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兩個現象:一個是,在這張分配表中沒有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受降份額;另一個是,國軍的受降單位除了&ldo;戰區&rdo;,還有&ldo;方面軍&rdo;,似乎是來自於兩個系統。
抗戰時的&ldo;戰區&rdo;制度是在1937年的南嶽會議上確定的,從那時起直到戰爭結束,雖然各戰區的劃分有所調整(從最初的五個戰區,到最多時的十二個戰區加兩個遊擊區),但指揮模式卻基本沒有發生過變化,始終是由&ldo;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長&rdo;透過軍政部下達各項指令。
到了44年的下半年,軍委會又在軍政部的管轄之外另設了一個&ldo;陸軍總司令部&rdo;,由何應欽出任總司令,意圖是為&ldo;實施戰略反攻&rdo;做準備。如此一來,管理戰區事務的軍政部(部長陳誠)就被人們稱為&ldo;防守指揮部&rdo;,而新出爐的這個&ldo;陸軍總司令部&rdo;則被叫做&ldo;反攻指揮部&rdo;‐‐把戰略進攻和戰略防禦分成互不隸屬的兩個攤子,這樣的主意恐怕也只有蔣委員長才能想得出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