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2/5頁)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欽此!
接著又是鐘鼓齊鳴。
鐘鼓聲之後,司儀太監又以不陰不陽的聲音喊道:“文武百官受封。”
於是,吳三桂宣佈封爵,其封爵大致如下:
封馬寶、胡國柱等三十二人為國公;
封劉遐初等四十三人為郡公;
封韓大任等六十八將為侯;
封一百五十人為伯。
最後宣佈其長孫,即吳應熊之子吳世���侍�鎩�
等讀完那長長的一串受封名字之後,人們才舒了口氣。
老者乙嘆口氣說:“怎麼封那麼多爵?”
老者甲說:“這你就不懂了!”
老者乙問:“有什麼不懂的?”
老者甲說:“這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老者乙說:“哦,我明白了!”
老者甲說:“你明白了什麼?”
老者乙說:“明白時下為何那麼多機構都想提高檔次!你看看,吳三桂從王到帝,那麼多人得到了爵位,豈不是同喜同樂?”
突然,鑼鼓聲又響起。原來是吳三桂率群臣出宮,要到南嶽去祭天。
老者甲說:“老者乙,你看那皇上是誰?”
老者乙說:“哦,是看我們下棋的那老頭!”
老者甲感嘆說:“難怪那天他對我們說了那麼多混賬話,原來是為了掩耳盜鈴。”
吳三桂率領文武百官走了,身後是一片嘈雜之聲。
六、吳三桂祭天得病
太陽躲在厚厚的灰雲後面。
既沒有清晰可辨的輪廓,也沒有明淨鋥亮的光環。
三月的南嶽,依然被雲籠著,被霧纏著,處於一種欲罷不能的尷尬境地。
祝融峰下,半山腰上,一個巨大的圓臺在雲霧之中時隱時現,給遠處的人們以種神秘之感。這便是吳三桂搭在南嶽山上的祭天台。
汪士榮當時建議吳三桂在南嶽山上隨便地方搭個祭天台都行。吳三桂不肯,吳三桂說自己既然是在祝融峰得到了神的啟示和天的允許,自己便必須在祝融峰邊築臺祭天。如果不是祝融峰上地盤太窄,影響百姓瞻視,使得場面不夠熱鬧,會喪失帝王氣派的話,吳三桂還想把祭天台築在祝融峰上。
中國凡在京城中稱帝的帝王都是京郊之外祭天,所以,亦有郊天之說。
明永樂十八年,即一四二年,明成祖朱棣下旨在北京正陽門外修築天壇。其中的皇穹宇和圜丘是供皇帝祭天所用。
史書記載,父系部落聯盟時代的堯、舜、禹就視虔誠祭天為他們的職責、公務。及至殷代,殷人的最高神是上帝,也即天,那時上帝就被宣傳為殷王在天上的投影。因此,殷王事無鉅細,都要占卜諮詢天意。到了周朝,帝王便自命為天子,說自己是受命令來統治天下的。
天壇之中的圜丘就是祭天台。圜是圓的意思,圜丘即是圓丘。由於中國人的祖先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築圓丘祭天,而築方丘而祭地。
圓丘築得很高,其目的是為了讓祭祀人站在高壇之上時,能儘量縮短與天的距離。這樣一來,帝王的祈禱便能讓天聽到,且能使天清楚地看到為他所舉行的一切禮儀和所送的禮品。同時也可以拉開帝王與百姓的距離,突出天子的威儀。
吳三桂築在祝融峰下的祭天台卻沒有京城郊外的天壇那麼雄偉,那麼氣派!但是,由於佔據地利,是以南嶽為底的,所以,它遠比京城郊外的天壇要高。
吳三桂之所以選在祝融峰上築臺祭天,其目的便是為了能在祭天之時,很好地與天作一次感情交流。以便加強自己與天的感情,使自己的地位穩固下來,並能一代一代永遠地傳下去,使大周的江山永遠是吳家的,別人別想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