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鹿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穩住,有了據守可能,這才將戰敗轉為對峙。
他們打得很好。
戰損傷亡頗大,並非己方兵將怯戰,而是敵軍確實勇猛且特殊。
特殊到讓劉承宗對這場戰役感到弔詭以至好笑。
他們是兩支,針對明軍重灌集團,特化的部隊。
劉獅子一手建立的元帥軍自不必說,自獅子營建軍之初,假想敵就是武備精良的明軍精銳。
他們有質量更好的制式鎧甲,射程更遠、威力更足的槍炮,同時還有更強的組織能力,以期於陣戰、對峙中短時間殺傷大量明軍,取得戰鬥勝利。
而劉承宗匯總了北路一戰的各級情報,以及打掃戰場取得的戰利品,得出的結論是八旗軍,完全屬於另一個極端。
馮瓤部車營在戰場上繳獲的兵器,幾乎沒有正規軍操典中的制式兵器。
沒有長矛,長刀長槍的尺寸最多八尺,短兵器以斧錘與短矛居多,就連上百斤弓力的戰弓,在戰場實際操作中,都被當中三五步距離的近戰兵器。
換句話說,至少在針對北路元帥軍的八旗兵當中,他們使用的都是混戰兵器,壓根就沒有陣戰的想法。
馮瓤的戰報,就像北路偏師的主帥一般,將敵軍這一特性事無鉅細地報告上來。
一來是王承恩負傷,沒辦法上交戰報,二來賀虎臣和丁國棟都在混戰當中,對戰場全域性沒有清晰認識。
而馮瓤,不是第一次跟後金八旗作戰了。
早在薩爾滸時期,他就在京軍火器營跟曹耀一同服役,一同參戰,一同被打崩。
這次作為將領展開車營拼殺一遭,讓他從更高的角度上,對八旗兵有了深刻認識。
他在戰報裡形容的八旗兵,是狡猾又勇猛的九頭蟲。
八旗各牛錄章京在大貴族指揮下進攻營陣時,會把攻擊重心藏起來,以非常飄忽、指東打西的方式,對整個營陣進行全方位的襲擊。
看上去是集結大軍,但實際上冷不丁一下子就像九頭蟲一樣,死兵開路向軍陣四面八方狠衝。
持長刀的精騎在後,有缺口就往裡懟,目標非常明確,只為打掉軍陣組織。
這種戰法在看上去很憨,就好像不拿人命當回事一樣,迎著槍炮進行突擊。
但實際上因為戰術樸實而格外高效,並且會對處於防守地位的敵軍,造成極大的精神壓力。
這樣的戰法沒啥特殊,但能熟練使用這種戰法,本身就意味著各級將領對士兵的控制力非常強。
劉承宗也正因八旗軍這種作戰方式,而不願窮追猛打。
因為他看出來了,如果北路戰役只有三千人的車營,和三千八旗兵,元帥軍是一定能取勝的,甚至會把八旗兵打崩。
會戰規模越大,各營兵力、精銳程度就越參差不齊,一萬往下全是精兵,對這種突陣非但不怕,還會大喜。
可是投入兵力越多,就越容易被這種突陣手段擊破孱弱之兵,一個營、兩個營被驅逐、擊潰,繼而引發大規模崩潰。
追擊路上的劉獅子一尋思,這對手不好追擊,容易被人家以逸待勞設伏擊破,那我還追他幹啥?
因此他只是命塘騎飛速奔入科爾沁腹地,搜尋額璘臣,將自己的命令傳遞過去。
讓額璘臣帶著兵能跑就跑,使勁兒繞遠回到有接應的地方,不必再與歹青作戰,只要能把徵科爾沁所獲戰利帶回,就算大功一件。
劉獅子心裡,覺得額璘臣還挺能打的。
只不過他不知道,其實遼澤一役的勝利,並不像額璘臣在戰報中描述得那麼輝煌。
什麼全殲五千之敵,完全是上墳燒報紙的鬼話。
兩支由漠南騎兵組成的軍隊,咋能打出那麼虎的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