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對面遲疑了下,一人朗聲答道:“芍藥!”
正欲擦身而過,對面一人突然問道:“你們怎麼才倆人?”
李延頓了下道:“回營給將軍那東西。”說罷也不理會徑直走了。過了一會回望一眼,見那隊人也沒駐留,心想這套口令該是五坤式口令,隋唐時興起的一套複雜密令,分行、退、遊、甲、正五個坤,行指的是去換防的隊伍,退指的是換防返回時,遊指的是值夜巡邏口令,甲則指臨時有私或要務,正則是長官一級對其它人的口令對質。
這套口令雖然慎密,但也是漏洞極大,當年李克用在燕山白龍潭夜襲魏博軍就是破了他的口令,直接混進大營裡應外合以少取勝的。它主要弊端在於,正口令你只要先說出來,那麼對方就必須對答才行,之所以適用千百年,主要還是一個軍營內將官並不多,且大多數兵卒也都認識,遇到多個兵源合成的大軍,就容易混淆,畢竟不是所有將官士兵都認識。
現在自己得到了五坤中的四坤,國靖乃正坤,先前那隊五十多人的騎兵該是個軍侯領兵,所以用了對質口令,正陽則是行坤,隨安為退坤,芍藥該是遊坤,還剩下個甲坤知不知道都無所謂了,也難怪先前那五人質疑自己怎麼才倆人成隊,自己若不是提前說了正坤,那麼就得答甲坤才能矇混過關,否則其它口令和自己這身兵卒的服裝都會露餡的。
這將官甲冑雖然種類繁多,但大都是四方形的小鐵片組成,級別不同甲片數量不同,甲片與甲片之間用牛筋穿組,並釘有鉚釘,這是與兵卒甲冑最大的區別之處,再有個明顯之處就是頭盔,但凡甩出盔纓的,都乃將官。
李延之前做軍侯,雖然沒有穿過這種甲冑,但也都觀察過,現在口令有了,總還是缺身衣服。
正在尋思著,就見營門方向一匹快馬朝自己奔來,遠遠看那人頭盔晃著纓帶,打馬到一條橫溝前跳下馬,急匆匆地蹲了下去……李延登時歡喜,真是口渴時有人抵了一杯水,便趕緊扯著左少君潛了過去,憋著惡臭匐在雪地,待那人抖完身子剛站穩,抬手卯足了氣力,就是一枚石子直打風池穴,那人立時倒地。
李延上前幾下就扒了他的盔甲,比劃了下身形,好像有些小,便遞給左少君穿上,接著將那將官一腳踹到了橫溝,被氣力十足的彈指手擊中要害穴位,不死怕也得昏迷大半天。
左少君換上將軍服後,雖然得體,但賊眉鼠眼的樣子一點都不像個將軍。李延搖了搖頭,便牽著馬,扯著左少君朝另外一個營門走去。
一路上左少君騎馬李延徒步,靠著正坤口令混過了三波值夜的隊伍,才到了營門前。又花了點時間校對左少君的行為跟言語氣度,這才端直朝著大門走去。
距營門尚有十丈,守兵便大喝道:“口令!”
左少君身子顫了一下,見李延冷靜地樣子,便也頓了頓後答道:“隨安!國靖”
聽罷口令,守兵出來幾人,將鹿砦挪開,讓出一條略寬的馬道。李延緊扯了下韁繩,牽馬託著左少君就進了營門。順利地進到大營後,倆人到來一僻靜處,左少君趕緊下馬,李延將馬栓在一個車架上,便朝著主帳走去。
李延發現這主帳營房四周十幾丈內皆無一物,想湊近點卻無處躲藏,正在琢磨著,就見幾個人打馬一直到主帳前,才跳下馬直奔帳房,為首者帶著個映日寶盔極為醒目,李延心想該是裴慶那傢伙從擇秀坊返回營地,便趕緊走到距主帳最近的一頂營房前豎耳細聽,但什麼都聽不見。
這時見兩個兵甲各端著一盤烤好的肉朝主帳走去,李延趕緊扯著左少君湊上前,邊走邊從包內翻出個傳聲器,將耳機塞入耳內。待到兩個兵甲跟前,左少君裝模做樣地清了下嗓子問道:“大都督都等的不耐煩了!快點。”說著就朝著一個兵甲屁股上踢了一腳,李延趁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