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2/3頁)
心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ldo;衣&rdo;,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ldo;裳&rdo;,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ldo;韍&rdo;,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ldo;蔽膝&rdo;。
男服服飾冕服:禮服中最專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衣裳上面繪繡有章紋,而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九章紋冕服。衣裳之下,襯以白紗中單,即白色的襯衣,古代襯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硃色,諸侯為黃硃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的。弁服:其隆重性僅次於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玄端:為天子的常服,諸侯及其臣的朝服。深衣:古代凡是服禮都是上衣下裳不相連,惟此種衣裳是上下相連,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ldo;被體深邃&rdo;,所以稱為&ldo;深衣&rdo;。
女服服飾禕衣:為王后從王祭先王的俸祭服。褕翟:為王后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畫褕翟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采。闕翟: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鞠衣:為王后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候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后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祿衣:為王后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可以說,古代的服飾制度與人們的社會禮教是息息相關的。它不僅具有裝飾的意義,而且還是當時人們身分和言行舉止的指標。
西周的科技
天文學
西周時,天文學家觀測恆星,在黃道帶和赤道帶的兩側,確定了28個星座作為標誌,稱為二十八宿。依據這些星座,來確定天體的位置和許多天象,如日、月食等發生的位置。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節,這比觀測昏旦星象以觀察太陽所在位置而定季節的方法要精確。
關於日食的觀測,《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確的記載。這次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這是我國最早的以日月合朔為一月開端的記錄。
中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儀器是用以觀測日影的土圭,而最早裝置圭表的觀測臺是周初在陽城建立的周公測景(影)臺(遺蹟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鎮)。表高八尺,圭是與表相連的座子。太陽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冬至的日影則最長。利用土圭觀測日影,就能比較正確的測定出太陽年的長度。
地理學
由於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需要,地圖在西周時期已經廣泛應用。如周公在選定洛邑城址時,就事先繪製地圖。《周禮》大司馬的屬官有職方氏,&ldo;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rdo;;司險&ldo;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rdo;,大司徒的屬官有土訓&ldo;掌道(解釋)地圖以詔地事&rdo;,等等。這些專職官吏各有專用的地圖,說明地圖的繪製已經相當發達。
醫學
對疾病的認識與診治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