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第1/3頁)
心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魏惠王爭利而致失敗
魏惠王將國都遷至大梁,招徠士人,發展水利,並對外用兵,圖謀吞併周圍國家。他在位三十六年,前十八年靠文侯打下的基礎,與諸侯交戰互有勝負;後十八年則連連敗績。一次是伐趙,被齊國派田忌、孫臏用計大敗於桂陵;再一次是伐韓,又被田忌、孫臏大敗於馬陵;另一次是被商鞅率秦軍打敗,盡失河西之地。這幾次大敗使魏國兵力耗盡,國力空虛。惠王屢次遭受軍事上的失敗,就用謙恭的禮節和優厚的禮物來招納賢人,鄒衍、淳于髡(kun,昆)、孟軻都來到魏國。惠王說:&ldo;寡人沒有才能,軍隊三次在國外受挫折,太子被俘,上將戰死,國內因而空虛,以致使祖先的宗廟社稷受到羞辱,寡人非常慚愧。老先生屈尊親臨敝國朝廷,將用什麼方法使我國得利呢?&rdo;孟軻說:&ldo;君主不可以像這樣談論利益。君主想得利,那麼大夫也想得利;大夫想得利,那麼百姓也想得利,上上下下都來爭利,國家就危險了。作為一國君主,講仁義就行了,為什麼要講利呢?&rdo;意思是魏惠王的失敗是隻顧爭利,不施仁義的結果。
魏國的爭霸戰
惠王三十六年去世,他的兒子襄王即位。襄王五年,秦軍在雕陰打敗魏國龍賈率領的軍隊四萬五千人,並圍困魏國的焦城和曲沃。魏國把河西之地割給秦國。襄王六年,魏王與秦王在應城相會。秦軍奪取魏國的汾陰、皮氏和焦城。魏軍徵討楚國,在陘山打敗了楚軍。七年,魏國把上郡全部給了秦國。秦軍佔領了魏國的蒲陽。八年,秦國把焦城、曲沃歸還魏國。襄王十二年,楚軍在襄陵打敗魏軍。各諸侯國的執政大臣與秦相張儀在齧(niè,聶)桑相會。十三年,張儀任魏國宰相。秦軍攻取了魏國的曲沃、平周。十六年襄王去世,他的兒子哀王即位。張儀又回到秦國。
哀王在位期間,先後攻打齊國、燕國和衛國,未果。哀王九年,魏王與秦王在臨晉相會。張儀、魏章都歸附魏國。魏國宰相田需去世,楚國唯恐張儀、犀首或薛公做魏相,便派蘇代做說客,使魏王沒有任用上述三人為相。十八年,魏國與秦國聯合攻楚。二十一年,魏軍與齊軍、韓軍聯合在函谷關打敗秦軍。哀王二十三年,秦國又把河外之地以及封陵還給魏國,同魏國講和。哀王去世,他的兒子昭王即位。
昭王元年(前295),秦魏國之戰,互有勝負。昭王十年,齊國滅了宋國,宋王死在魏國的溫邑。十二年,魏國與秦、趙、韓、燕共同攻伐齊國,在濟西把齊軍打敗,齊湣王出外逃亡。燕軍單獨進入臨淄。魏王與秦王在西周國相會。昭王十九年,昭王去世,他的兒子安釐(xi,西)王即位。
安釐王元年(前276),秦軍攻下魏國兩座城。二年,又攻下魏國兩座城,陳兵大梁城下,韓國派兵來援救,把溫邑讓給秦國求和。三年,秦軍攻下魏國四座城,斬殺四萬人。四年,秦軍打敗魏軍和韓軍、趙軍、殺死十五萬人,趕跑了魏將芒卯。魏將段乾子請求把南陽讓給秦國求和。安釐王九年,秦軍攻下魏國懷邑,十年,在魏國作人質的秦國太子死了。十一年,秦軍攻下魏國的郪丘。
齊、楚兩國聯合起來攻魏,魏國派人到秦國求救,使臣絡繹不絕,可是秦國的救兵卻不來。魏國有個叫唐睢(ju,居)的人,九十多歲了,對魏王說:&ldo;老臣請求到西方去遊說秦王,一定讓秦國的軍隊在我離秦之前出發。&rdo;魏王再拜,就準備好車輛派他前去。唐睢到秦國,入宮拜見秦王。秦王說:&ldo;老人家疲憊不堪的遠路來到秦國,太辛苦了!魏國來求救已是多次了,寡人知道魏國的危急了。&rdo;唐睢回答說:&ldo;大王既然已經知道魏國的危急卻不發救兵,我私下以為是出謀劃策之臣無能。魏國是有萬輛戰車的大國,之所以向西侍奉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