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機會靠爭取 (第2/2頁)
任羨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書記的指示辦。”
蔣宣貴又對經貿局的負責人徐長明說道:“你也抓緊落實馬書記的指示,有什麼困難,馬書記會出面解決的。”
徐長明心領神會,蔣宣貴的意思,讓他大膽的搞,出了事,有馬奇運負責。
“縣長放心,我馬上不折不扣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對企業進行改革。”
徐長明連忙表態。
在場的人都知道,蔣宣貴和馬奇運是面和心不和,兩人私下沒少較勁。
這一次蔣宣貴力挺馬奇運,很明顯知道企改的事不好搞,馬奇運卻一意孤行,後面出了問題,自然由馬奇運背責任。
江一鳴坐在車子裡等馬奇運,之前馬奇運交待,說他開完會再出去。
“走。”
馬奇運開啟車門,臉色鐵青的坐了進來。
江一鳴見馬奇運臉色難看,沒敢出聲。
“一鳴,你說為百姓做點實事怎麼就這麼難呢?”
馬奇運煩躁道:“早就定下來的調子,不是扯皮推諉,就是磨洋工!”
江一鳴也聽說過馬奇運與縣長蔣宣貴不和的事。
原本傳言幹了三年的蔣宣貴接手書記的位置,結果馬奇運突然從省裡空降而來。
而馬奇運又比他年輕七八歲,更令蔣宣貴不服氣了。
從馬奇運到來的兩年,兩人一直相互較勁。
兩大領導不和,下面的部門辦事效率自然差很多。
但這種事不是他能夠議論的,只得說其他事情。
“書記是在為企改的事煩惱嘛?”
“是啊,全國多個地方正在推進企改,而我們這卻絲毫沒有動靜。”
馬奇運嘆氣道:“時間不等人,企業已經到了難以維持下去的地步,再這樣拖下去,真的要出大事。”
江一鳴心中一動,說道:“書記,我在大學閒暇時期曾讀過一些經濟學類的書,比如東德西德合併時的企業改革問題。我聊聊我的看法?”
機會往往是需要爭取的,江一鳴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哦,你說說看。”
馬奇運興趣缺缺的回了一句。
在他看來,江一鳴只是讀過幾本理論書,根本不會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
“國有中小企業之所以出現這種全面性的困難,政策原因是財政不再對虧損企業進行補貼,銀行也不願貸款給虧損企業,財政和金融系統停止對國有中小企業輸血,激化了原本被長期掩蓋的國有中小企業的問題,使其徹底暴露。”
“但真正的核心原因有兩點:一是企業體制問題,企業屬於公有制企業,企業執行受政府幹預太多,無法適應市場。而負責人無論如何努力,企業發展的好壞,與他都沒有太大的關係,缺少了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