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闔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般沒有大佛堂的小商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生意繁忙,對佛和祖先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之時就會對神佛、祖先大酬勞一番。此外,這桌還當作接神時所使用的。天地桌的供品與大商家佛堂上使用的有所不同,除共有的祭祀品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的,主要是&ldo;百分&rdo;圖,它是一本木刻版的天神全圖畫冊;&ldo;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rdo;,則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像、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元宵燈節才焚燒。焚燒神像的意思是說,諸神享用供奉之食品完畢,該回到仙界去了。
最後,多倫諾爾的商人形成了本地共有的祭祖風俗。那就是各家商號在擺設受祀的神像的同時,還在神像旁邊供奉祖輩到多倫諾爾經商時的遺物,如羊鞭子、羊鏟、駱駝貨屜、屠宰工具以及祖輩穿用過的服裝鞋帽等,以示吃水不忘挖井人和向外人展示他們商號的悠久歷史。
當然,擺天地桌的位置和大小也不統一。有的商家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有的小商家屋內面積不大,就置於院中。
多倫諾爾城的漢族商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然後用高碗盛菜,頗有鐘鳴鼎食之意。也有的用當地特有的八大蒸碗,中間擺放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初一、元宵夜,都會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讓諸神和祖宗們享用。
旗人祭祖,滿蒙習俗不盡相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麵、奶茶拌炒米,還有各類風乾肉食。撤供時將黃油炒黃米麵用香油炸,稱作&ldo;蒙古年糕&rdo;,蘸以白糖,別有風味。滿洲旗人官員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初一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
老城祭祖形式雖因民族和來自的地區不盡相同,但大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至近親朋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ldo;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rdo;也藉此儲存了。當然,回族商人信奉伊斯蘭教,是不設供桌來祭祖的。
吃年夜飯,是眾商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和做生意取得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商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歡快的氣氛。桌上,大菜、冷拼、熱炒、主食應有盡有。但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個是火鍋,一個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ldo;魚&rdo;和&ldo;餘&rdo;諧音,是象徵&ldo;吉慶有餘&rdo;,也喻示日子過得&ldo;年年有餘&rdo;。最後一道主食是炸年糕,預祝家運興旺如&ldo;烈火烹油&rdo;,商號生意&ldo;年年登高&rdo;,並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商民們也染上了蒙古人的習慣,盡情地喝酒,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幾乎所有商家的這桌年夜飯都會吃上一夜。
戴彰勛轉了很久,當他們走到東盛大街的時候,已近&ldo;子正&rdo;之時。忽然,一陣響徹雲霄的鞭炮聲,徹耳不絕。焰火把天空照的絢麗多彩,炸開煙花有的像天女飛散的花朵,有的像銀光閃閃的飛流的瀑布,有的像銀河間濺落的繁星。各個商號的掌櫃們隨著爆竹聲,領著全部夥計,抬著一張張桌子來到了大街上。
原來,這是全城各個商號的&ldo;接神&rdo;儀式開始了。
這裡的說法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後,灶王爺夫婦及諸神迴天宮匯報,不理人間俗事。到除夕子時後,即新一年來臨時,又降臨人間理事。還有一種說法:除夕夜天上諸神全部下凡,所有人家要迎接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