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851 年起,俾斯麥政治生活和政治觀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年,他
任普魯士駐法蘭克福邦議會的公使(曾在即將離任的公使特爾多爾&iddot;馮&iddot;羅 霍夫手下當 3 個月副手)。1859 年從法蘭克福被調回,出任駐聖彼得堡公使。
1862 年出任駐巴黎大使。這些經歷,擴大了他的視野,改變了他的政治觀,
使他養成了從全歐洲看問題的習慣,成為有遠見的政治家。這期間,俾斯麥 的政治態度明顯地在兩方面發生變化:一是反對囿於普魯士一邦利益的感情 用事政策,提出從現實出發的政治見解;二是反對奧地利為首的割據勢力, 提出強化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主張。可以說,這時的俾斯麥就其思想觀點 和政治見解,已成為資產階級化容克的政治代表了。具體表現在:
他倡導改造落後的農奴制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梅林寫道:&ldo;這個 窮容克在富庶的貿易市場法蘭克福認識到,資本主義世界雖然用一切可惡行 為使一個真正的容克心驚膽戰,可是它也提供了一個十分迷人的前景,這種 前景使得在易北河以東的不大的土地上對人的封建壓迫,看來好像是一種非 常可憐的生計。&rdo;俾斯麥認為:農奴制的&ldo;基石不過是腐朽了的木塊。&rdo;他 公開呼籲:&ldo;騎士應自願放棄其領主的權力&rdo;,因為&ldo;任何一次偉大的時代 轉折點都必須從上面徹底漂清不完備的創造物。&rdo;1848 年革命失敗後。當普 魯士宮廷黨竭力爭取他時,他毅然拒絕,鄙夷他們&ldo;最希望把時代的車輪拖 回到 1788 年。&rdo;
他譴責分裂,希望統一。俾斯麥總結 19 世紀以來的德意志歷史時指出: 這個&ldo;哥德式的巨型怪物&rdo;,其所以&ldo;成為一個軟如海綿的、無抵抗能力的 聯合體,成為拿破崙手上的一件玩物&rdo;,其根源在於&ldo;德意志諸侯們對(國 家)主權無法無天的侵犯&rdo;。在聯邦議會任職,使他目睹&ldo;德國的分裂狀態 對於資本主義造錢機器的運轉起了重大的阻礙作用&rdo;。他清醒地看到,實現 國家統一的 1848 年革命雖然失敗了,但統一是無法阻止的,它只不過是延期 而已。
他力主建立強權政治,擴充套件武力,打擊阻礙德國統一的主要勢力。在法 蘭克福任職時,使他親身感覺到奧地利是實現普魯士統一德國的最大障礙, 多數小邦都懾於奧地利的強大而傾向於承認奧地利是現行制度中的領導力 量。在法國任職時,他對拿破崙軍事獨裁的實質有了深刻的認識,他把波拿 巴主義看作是用暴力壓制資產階級的政治要求而又發展了資產階級的巨大生 產力的現代專制主義的典型形式。用俾斯麥的話來說,這叫做&ldo;不舒服的有 利政策&rdo;。在俄法任職時,還使他從外交舞臺的一幕幕鬧劇中看到了彼得堡 宮廷和凡爾賽當局的明顯意圖,左鄰右舍的兩大強國都是把阻止德意志的統 一作為自己的基本方針。因此,德意志只有加強自己,以武力為後盾,才能 在大國中間周旋,爭取解決民族問題的主動權。
俾斯麥就是這樣懷著現實主義的態度和強權主義的觀點,走馬上任。
&ldo;鐵血政策&rdo;
俾斯麥對資產階級的&ldo;憲法統一&rdo;極為鄙視和不滿。他不相信憲法的任 何一個條文會有使人超生的力量,他說:&ldo;假如確實成功地按照這條新的、 正在走的道路爭得了一個統一的德意志的祖國??那我可能會對這個國家新 秩序的創始人表示我的感謝;但是現在對我們來說,這是不可能的!&rdo;因此,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