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前,《虞初周說》帶來的是開創性的變化,給大魏聖朝帶來了這種名為“”的體裁。
所以虞初憑藉這一點成為了聖境存在。
而在這之後,也給大魏聖朝帶來了更多的作品,只不過沒有多少是經典之作就是了。
再往後,就是林柯對於之道的變革。
以一種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話來寫,無疑脫離了原本生澀難懂的領域。
要知道,虞初一開始寫,可是模仿著《春秋》、《道德經》那樣的文筆去寫的。
雖然在講故事,但是就沒有林柯的那樣吸引人。
但是,林柯的也有一個問題。
太長了!
白話文和文言文的區別之一就是,所需要的語言表達量不一樣,
華夏文字是很高明的文字,把意象、表象融合到了一起,看到一個字了,就能想到這個字的意思。
比如鱻這個字,怎麼讀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看就和魚有關,焱和火有關,森和木有關。
比如當你對喉舌唇齒髮音時會發現,這幾個字的讀音代表了它所代表的事物。
基於一些文字,可以往上無限迭代,而且還不會讓人太疑惑。
給力這個詞中的兩個字幾千年前就有了,但是現代又賦予了新的含義。
不像英文,代表肺塵病、矽肺病的單詞共有45個英文字母,也就是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而,肺、塵、病三個字,千年前便有,如今組合起來似乎也能讓人大致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和肺部的病有關,和塵有關。
這就是。
之前虞初的,通篇用的都是一些極其精煉的文字。
就如同圍魏救趙這個成語,要是拆解開來了,就像壓縮包被解壓了一樣,用白話文表現出來就不止四個字了。
所以,林柯弄出來的新,字數就會很多。
而現在,沒過多久,林柯又用同樣的方法,以同樣直白的文筆,將用極其簡短的文筆描述了出來。
這讓眾人看到,要寫一個故事,似乎並不一定要鴻篇鉅製?
“之道,從來不是誰家的專屬。”
林柯的聲音也在場上響起:
“之道,在於講述故事,你我可以講述,聖皇可以講述,天下任何黎民百姓都可以講述。”
“當尚書有當尚書的故事,可以寫成,當學生有當學生的故事,可以寫成,當媒婆也有媒婆的故事,當老師、當衙役、當贅婿、當馬伕……”
“每個人都有書寫自己故事的權力,一句話、一篇文、一本書,一百個字、一萬個字、一百萬個字,都是故事。”
說著,林柯看向虞空,緩緩道:
“這才是我認為的之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