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出月子前 (第1/3頁)
一朵朵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旁邊守著的許姐、霞姐清楚小少爺是什麼個性,不讓他弄清楚陶甕裡裝了什麼水,幾天都消停不下來。
見他不嫌髒,自己一個人搗鼓陶甕上的黃泥,像電臺裡請去做節目的古董專家。
許姐笑著幫蟲蟲取下陶甕外繞著的稻草繩,露出陶甕的整個全貌。
陶甕差不多有蟲蟲屁股高,甕底放了一個類似的養花接水的托盤,托盤裡沒有水,鋪了一層黑泥。
甕口和甕身用黃泥裹住,有那麼點類似拿黃泥抹了的荷葉叫花雞。
一點點敲剝落封口的黃泥,露出貼了封條的甕口。
“怎麼還有符紙貼在上頭?”
許姐有些驚訝,霞姐見狀湊上前去看,“還真是張符紙,”
甕口上貼的黃色封條畫著奇形怪狀的符號,不是道家畫的常見敕令。
也不是佛經。
許姐是佛教道教的兩家虔誠信徒,霞姐年輕幾歲,思想比許姐開明,多信了兩個外國教會。
外國教會不興這樣寫東西,都發印好的綠皮書藍皮書。
黃色封條上的符號,兩人不認識,畫出來的符號形鋒如游龍。
蟲蟲正式讀書沒幾天,他更認不得幾個字,假模假式上下認真看了一轉甕口,把上頭畫的符號記進腦子裡,預備下個禮拜二去考問樓老師。
要是老師答不上來,他一定嘲笑他。
誰讓他總拿戒尺打他手掌心。
還給媽媽打電話說他如子難訓,要狠狠打幾頓才老實。
兩個大人加一個念幼稚園的孩子,圍著陶甕研究。
等開啟甕蓋,用湯勺舀出山一勺山泉水,許姐臉上的驚訝,成了疑惑,她看著霞姐,霞姐也看著她。
兩人眼裡寫滿疑惑,不約而同看向窗邊看書的虞小姐。
蟲蟲沒喝過山泉水,瞧不出稀奇,嗅著鼻子去聞味道,嗅到淡淡的樹葉味。
“虞小姐,你看看這山泉水,好像有些問題。”
許姐拿碗接著湯勺,送到窗前讓虞晚看。
普通山泉水都很清冽,勺子裡舀出來的山泉水是乳白色的。
沒有牛奶濃厚,有點像喝完牛奶的玻璃杯,留底兌水的顏色。
“我聞聞。”
虞晚以手作扇扇了扇風,扇開鼻間前瀰漫的花香,鼻尖竄入一股極淡極淡的清香。
她問:“確定說的是山泉水?”
許姐一臉肯定:“我沒聽錯,沈先生說的是山泉水,先前收飯桌那陣兒,沈先生交代我去停車場把後備箱的三個陶甕搬一個到樓上,搬兩個到阿斌車上,另外還搬了兩筐滇南山珍和四隻果園雞。”
考慮虞小姐不能受風,霞姐主動提議:“要不我去隔壁問一下沈先生?這種顏色的山泉水實在罕見,還是問仔細了再喝。”
“不用,先把陶甕蓋子蓋好,等會兒我自己問。”虞晚不著急喝山泉水,使喚小傢伙開陶甕給她倒水,單純是為了順理成章得安撫蟲蟲的好奇心。
蟲蟲的性子受不得半點激,受不得言語慫恿的性格,平日在生活上就要當大人的時刻留意多加引導。
把可控風險的錯誤和危險讓他親自去領教,遠勝持反對意見的口水化教育。
一年年下來,潛移默化增加小傢伙在試錯後的“耐藥性”。
再配合樂器和字畫輔佐修心性,戒焦躁,大了會改掉生下來就帶著的劣性。
大人說著話,蟲蟲臉都湊到甕口去嗅氣味。
他對著陶甕喊:“好香啊,好涼快啊…”
陶甕成了他的喊話擴音喇叭。
*
二十分鐘過去。
隔壁私家套房內,沈明禮幫小兒子拍完奶嗝,逗著他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