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二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朕倒是不認為有違太祖初衷,自太祖時期本就優待官員和士人。” 劉健說道:“陛下,官員俸祿為定製,這是太祖所定。” 朱厚照說道:“時移世易,世界上哪有一成不變的?況且現在官員俸祿略低,有些人就想著收受錢財,去年那個戶部左侍郎,不就是為了幾千兩,把朝廷的鹽引低價賣出去了?” 劉健卻是不同意,說道:“陛下,貪腐是個別官員的品德問題,陛下可命六科及都察院加強監督百官,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朱厚照卻說道:“六科和都察院最近可是很忙啊,哪有時間監督百官呢?” 劉健知道朱厚照說的是什麼,最近許多人都在上書,請陛下按照皇明祖訓來選擇秀女。 他說道:“陛下,天家無私事,況且怎麼選擇秀女,早已有定製。” 朱厚照不想跟他們在秀女這件事上糾纏,轉而說道:“既然首輔提到了六科和都察院,朕倒是想到了一件事,這是受到首輔的提醒,要不然朕還想不到呢。” 朱厚照頓了一下說道:“首輔,上一次京察是哪一年?” 劉健拱手說道:“啟奏陛下,弘治十七年制定京察每六年開啟一次,下一次京察應在正德四年。” 京察,是明代首創的考察百官的制度,洪武初年的時候,明朝剛剛建立,當時執行的是三年一考,九年期滿,三考之後,不合格才會罷黜。 京察時間並無固定,是根據需要來舉行,之後在明英宗朱祁鎮時期,才把京察制度定為十年一次,但是弘治中期,朝廷有人對於京察的時間過長,經過了多年的提議,才改為六年一次。 而京察其實是主要對五品一下京官考察,四品以上是自行對皇帝自陳政績。 “朕自登基之後,觀朝廷上下,人浮於事,各個衙門之間推諉扯皮甚多,正好今年改元,朕有意改一改這風氣。” 劉健一時間臉色有點不好,說道:“陛下,京察自從弘治十七年由十年一次改為六年一次,孝宗皇帝陛下對此甚為同意,當時昭告天下已為定製,朝廷豈能朝令夕改,還望陛下慎思之。” 朱厚照在心裡冷笑一聲,定製?又是定製!我改的就是定製! “首輔說的問題,朕已經考慮到了,不過朕意已定。” 劉健皺起了眉,他知道今天出了宮,恐怕他會被人彈劾,說他妄起京察,意圖排除異己,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可是聖意已定,雖然聖上年齡不大,但是卻是個有主意的人。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面,手中拿著一塊翡翠玉佩把玩著,這個是他從內承運庫隨便挑選的,水頭很好,沒有雜質,放到後世,怎麼樣也得賣個幾十萬。 吏部尚書馬文升說道:“陛下,京察一事還是按照弘治十七年的定製,這京察一開,恐怕兩京官員會誤了公事,且都察院和吏部事務繁忙,恐怕無多餘精力開展京察一事。” 朱厚照知道他們會提到這件事,遂說道:“這個也好辦,朕已經考慮到了吏部和都察院事務繁忙的情況,畢竟還是朝廷公事為重,朕這個想法可能思慮不周,各位大臣聽一下,也好做個補充。” 馬文升面上的表情凝固了,乾巴巴地說道:“請陛下示下。” 朱厚照笑眯眯地說道:“朕打算臨時設定一個部門,從各部和翰林院等部門中抽調一些人,之後各部院,吏部考功司和都察院協理,臨時負責京察一事,之後再將他們遣回原職,這樣如何啊?” 朱厚照本來是想直接成立一個部門,但是內閣和各部尚書肯定會對此事發表自己的看法,現在朝廷冗員這麼多,增加部門不是增加了朝廷的開支嗎? 臨時設定部門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對於臨時部門拿走的一部分權力,他們心中的抗拒不會那麼大。 不過馬文升卻是不同意,這京察一事本來就是他吏部主要負責的,京察還是考功司重要的一項權力,這要是被分走了,他睡覺都睡不安穩,既然無力反抗,那麼還是把權力握在自己的手中吧。 他說道:“陛下,京察本就是由吏部負責,其餘部院之人對京察流程不熟悉,恐怕會耽誤了京察,此事還是由吏部負責為好,就不用額外設定臨時部門負責京察了。” 朱厚照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