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撤兵 (第2/2頁)
東臺左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快火箭點燃淋上了猛火油的柴薪,甕城內黑煙滾滾,火光大作,將四周城牆映得通紅。前面計程車卒來不及後撤,又被後面的來人堵住,進退不能。
領頭的漢軍八旗將領立刻命令士卒停下腳步,並派人通知蒙古八旗,讓他們不要再前進。
一干人很快從城門口退去,只留下一地被火燒死計程車卒,和一輛被巨石砸斷的衝車。
城門很快被關閉,沙石又堵在了門後,一切又恢復到了之前的樣子。
戰鬥持續到半夜,清軍扔下三千多具屍體,如潮水般的退去。
一夜無事,第二天下午,多爾袞重整旗鼓,這一次打頭的是蒙古八旗的披甲步兵,還有一部分漢軍步兵協同攻擊。滿洲八旗的披甲騎兵被多爾袞擺在了側翼,防止關寧鐵騎出城衝陣。
東側城門洞開,三千披著甲冑的關寧鐵騎衝了出來,殺向蟻附攻城的步兵。側翼的騎兵見狀,立刻殺向關寧鐵騎,步兵方陣裡的漢軍八旗推車向前,阻擋騎兵攻勢。
火銃和弓箭齊射,關寧鐵騎見狀直接分散開來,只有十來個騎兵因坐騎被火銃擊中而墜地,其他的都以弓箭回擊,將其拋射出去。
損失不大,攻城繼續。千瘡百孔的飛樓再次抵達城牆邊上,飛樓上的火銃兵和弓箭兵掩護盾牌手登城。
盾牌手跳上城頭後,迅速支起長盾,掩護後面的弟兄登城。很快,數十人登上城頭,與城牆上的明軍戰在了一起。
左右各十張厚重的長盾將明軍隔絕開來,源源不斷的清軍湧上城頭。長槍從盾牌間的間隙戳出,收割著明軍士兵的性命。
直到虎蹲炮的到來,轟開了清軍的盾陣,清軍在城牆上的攻勢才緩了下來。隨後明軍靠著人數優勢,重新奪回了失陷的地段。
多爾袞透過望遠鏡,看著城牆上大清士兵屢屢攻上去,又屢屢被打退,忍不住扼腕痛惜。
天變得越來越冷,甚至已經飄起了鵝毛,多爾袞心知這場攻城戰怕是要無疾而終了。
攻城一共持續了六天,從初六一直打到了十一晚上,十萬八旗健兒出征,此時還剩下八萬。其中漢軍八旗損失最大,滿洲八旗也損失了近四千。
自那天后,多爾袞沒有再度攻城,攻城器械已經全部被損毀了。而是向福臨上書,說自己攻擊受挫,未能攻下寧遠城,請皇帝降罪。
福臨接到多爾袞的摺子後,沒有做出懲罰,而是勉勵了多爾袞一番,就讓其班師回朝。
雖然沒能攻克寧遠,但是中後所和前屯衛兩座城已經被焚燬,短時間內很難修復如初。曾經橫亙在大清與大明之間的關寧錦防線,如今只剩下一座光禿禿的寧遠城,和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八萬清軍士卒,帶著數不清的車馬牛羊,以及數萬俘虜,踏上了回盛京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