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飛虎將卸甲中風,安神醫妙手施救 (第2/4頁)
太玄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和畢勝雖然關係不錯,但是他也是知道大局的人,明白現在他就是想救人有也不可能,只能先帶著王黼離開再說。
“給我抽他,十八道酷刑都給我上一遍,我看他說不說!”
狄泉也懶得和畢勝這個“槓頭”說話了,說多少都是廢話,直接上手段,簡單快捷。
“好!唉?不對!”
“喪門神”鮑旭聞言,剛要去取鞭子來,結果卻發現畢勝有些不對勁。
他被綁在那裡,按說是動不了的,但是卻突然的口眼歪斜,渾身抽搐了起來。
“寨主,你看他……”
狄泉回頭一看,這畢勝居然嘴歪眼瞎的口吐白沫起來,渾身抽搐。
“媽呀!碰瓷來了?”
狄泉嚇了一跳,剛剛還寧死不屈呢,怎麼一說要上刑,就嚇得吐沫子了?屬螃蟹的?
“不對,這是卸甲風!”
而旁邊的許貫忠看出來了端倪,這畢勝剛剛惡戰一場,還是披著盔甲打的,所以出汗很多,結果現在出了一身汗之後就被扒掉了盔甲,冷風一吹,立刻卸甲風犯了!
古戰爭非常激烈,短兵相接,人體必然會消耗大量的體力,導致出汗。
更不可接受的是,士兵們仍然穿著厚厚的、密不透風的盔甲。
,!
這將使士兵的體溫升高,身體的汗水和熱量無法釋放。
而戰鬥中的驚心動魄和刺激場面很容易使人的腎上腺素飆升,心跳加快,最終導致血流加快,進而導致缺氧。
正常情況下,如果你迫不及待地想在戰鬥結束後立即脫下盔甲,你的熱汗會蒸發很多,然後你的體溫會迅速下降體溫下降後,血管會立即收縮,最終導致心臟供血不足。
而心臟供血突然不足很容易導致中風發作。
即使在現代醫學條件下,“中風”也是一種非常棘手的疾病,更不用說封建時代落後的生產力了,所以卸甲風是將軍和戰士們的死敵,著名的明初將領常遇春就是因為這個暴斃軍中。
中國古代醫學家認為“功後一身汗,避風如避箭”,這也是事實。
古代軍隊之所以不允許士兵在戰鬥後立即脫下鎧甲,是為了防患於未然,防止敵人突然襲擊。如果戰爭剛剛結束,士兵們就會脫下他們的防身鎧甲。一旦敵人偷襲,士兵們再穿鎧甲就來不及了。沒有鎧甲防禦,就等於用自己的身體對抗敵軍。這無疑是把自己置身於危險的境地。另一方面,鎧甲是士兵的門面。佩戴它不僅能增加安全感,還能提振士氣。
像是常遇春能得這種病,這種問題在南方征戰問題不大,南方溼潤溫暖,脫了甲冑一時半會兒也涼快不下來還是溼熱的,常遇春肯定不是第一次這麼幹了,然後把這個不好的習慣帶到了北伐時候,河北那天氣可不是在江淮,明代時候北方都快荒漠化了,空氣乾的一點水汽都沒。
40來歲的人,暴熱的情況下衣服脫光,汗液蒸發帶走大量水汽,身體裡面涼快下來,而體內血壓沒降下來就血管破裂中風了。
生活的北方人都知道三伏天暴熱時候是不能立馬洗頭洗澡的,進涼快洞口老人也會明令呵斥你站門口站一會兒,因為輕則中暑,重則失語癱瘓。
眼下的畢勝就是這麼個情況。
“去叫安道全!”
狄泉雖然對這個畢勝全無好感,但是也不能就讓他這麼死了,這個死法對於一個將軍來說,未免也是太窩囊了,眼看著他這突然出現的面部、單側軀體的麻木和無力或抽搐,差點把自己的舌頭都咬掉了,雖說是敵對陣營,但是這麼死,太窩囊了,狄泉明白,畢勝要是自己有意識,肯定是不願意的。
於是,李逵立刻去找了“神醫”安道全,把正在按照狄泉思路研製大蒜素的安道全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