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頁 (第1/2頁)
夢之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到感悟,這是溫汀日常修煉課程, 但那都是基於具體某個或某類源文,有著明確的含義範圍劃分,結合平常體驗,其實並不難,至少對他而言是如此。
但若要談到到底什麼是源文,溫汀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現在,他就要去探究這個所以然。
這對溫汀來說,難,很難,非常難。
源文到底是什麼?
溫汀能給出的答案只有一個,它是一種規則,一種關於源文的規則,就跟冰火水風這些本源能力一樣,再多卻沒了。
然而這並不能解釋何為源文,這種答案可以解釋任何本源能力,同樣的答案放到其他本源能力上一樣適用。
溫汀只知道一點,源文可以作為文字使用,但反過來卻不一定成立,甚至大多數文明創造的文字都不能作為源文運用。
遠的不說,就說人族,幾千年來,創造的語言文字不勝其數,真正能窺見源文之道的文明卻是寥寥無幾,而歷史悠久至今尚存的卻只有華夏文明一個。
可見,源文之道的特殊性,遠比文明之道更加特殊。
它誕生於文明,卻又不侷限於文明。
華夏文明消失,溫汀文明之道便走到盡頭,除非他改變自己的文明之道。顯然,這種可能性並不存在,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從未有過改弦易轍的念頭。
但源文之道並不會隨著華夏文明消失而停滯。
溫汀修習的源文之道脫胎於華夏文明,卻並不受其束縛。
當然,真要如此,他源文之道修煉一途勢必會減緩。
無他,雖然最後殊途同歸,溫汀修煉源文之道過程卻是基於華夏文明而言。這明顯是一條坦途、捷徑,脫離這個大前提,他就要自行開闢道路,劈荊斬棘前行,難度之大,可以想像。
但源文再特殊,說到底它也是一種文字,只不過這種文字非常特殊,特殊到蘊含強大力量。
溫汀腦海中飛速閃過從古至今華夏文明文字演變,從現在使用的簡體,到繁體,再然後是楷書、隸書、篆書、金文、甲骨文、陶文。
這之後是否還有文字存在,溫汀不得而知,考古界眾說紛紜,但最終指向無疑就是源文。
當然,這裡說的源文指的是狹義上的源文,真正誕生於自然的源文,而非廣義上將能修習源文之道所有文字都包括在內。
溫汀還沒到觸及最終源文境界,但他知道,最終源文該是什麼樣。早在他還未覺醒之前,他就有幸在華陽秘境萬道書院見識過真正的源文。
那種感覺非常玄妙,明明他不認識萬道書院大門牌匾上如同鬼畫符般「萬道書院」這幾個字,意思卻清晰印入腦海,告訴他,這就是萬道書院,不是圖畫,就是文字。
可惜,也就僅此而已,之後,溫汀再無緣得見。
照萬道書院古人類留下的傳承給出的解釋,是為了不影響後人修煉,避免重蹈覆轍。
溫汀能理解。
成王敗寇,古人類失敗了,就代表他們站得還不夠高,看得還不夠遠,經驗極有可能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會成為拖累。
初衷不錯,然而,這也給後人修煉源文之道加大了難度。
溫汀現在就是如此,他急需各種經驗體悟作參考。遺憾的是,除了「萬道書院」所見識僅有幾個源文,他一無所知,只能靠自己去反向推演。
溫汀耐得住性子,擱以往,他大可以一點點推演,終有一天,必將走出他自己的源文之道。
問題是,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源文何其多,他哪有時間一個個去推導,最後水到渠成,融會貫通?之前他嘗試強行融合源文,就是無奈之舉。
可惜,最終證明這個方案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