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3/5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軍在臘包爾構築了堅固的要塞,從這裡可以炮擊經過附近的美軍艦船和飛機。但是,從這個用水泥構築的永久性的半地下式的要塞連續發射大炮和用機關槍射擊,使要塞內產生並充滿了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在空氣中含量增加到四萬分之一時,人會感到頭痛而影響人體的健康。這是因為一氧化碳和血液中血紅蛋白相結合,氧氣便不能進入人體內,引起嚴重缺氧。
臘包爾要塞裡的官兵開始頻繁地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由於一氧化碳很輕,浮游在大氣之中。當人們察覺時,濃度就很高了。由於它傷害人的腦細胞,常常使人失去知覺,甚至死亡。
當時的大本營(後改稱為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十分重視臘包爾要塞的中毒事故,指令516部隊和731部隊共同研究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並提出防止中毒的對策。於是516部隊經常秘密派出五六名人員到731部隊去工作。據說,516部隊首次到達平房的時間是1943年6月1日,一直在那裡工作到同年9月1日;第二次是1944年6月1日至9月1日;第三次是1945年6月1曰至戰爭結束。先後共派遣三次。
這些研製毒氣的人員抵達731部隊以後,731部隊對他們的身份嚴格保密。731部隊安排他們住在高階軍官宿舍裡,宛如731部隊人員一樣。除731部隊的部分領導幹部外,其他人員至今根本不知道這件事。
516部隊和731部隊的聯合研究:1943年進行了一氧化碳及芥子氣對人體影響的研究;1944年進行了芥子氣的若干實驗以及“茶”一號(氰酸)的研究;20年來進行了氰酸對人體的實驗。
當時研製出了氮芥子氣這種殘留效果很高的毒氣,並進行數次實驗。
另外還進行過在棒球那麼大的玻璃球裡填滿氰酸的“攻擊坦克用的茶彈”的研究。這是一種按照火焰瓶投擲要領將“茶彈”投入坦克炮塔殺傷內部乘員的原始武器。
“1943年秋,在諾門坎進行過極大規模的氰酸實驗。這次實驗是由25師團師團長直接領導,在下風處部署了猴、馬、鳥、兔等實驗用的動物,噴射了壓縮在像燈油桶似的一桶約一公斤氰酸。當時沒有使用人做實驗。”
“當時,陸軍十分重視把氰酸作為武器來使用。但是,氰酸武器致命的缺陷是揮發性太強,沸點只有25℃~26℃,夏季十分容易氣化;經面板吸收很快,使用起來也就非常危險;另外,同空氣相比,它的比重僅0。7,很容易從地表面蒸發掉。
“因此,必須在日出、日落等地面垂直溫度‘上溫下冷’現象發生逆轉的時間帶內來進行實驗,作為武器來說,是不完善的,所以沒有使用。516部隊儲藏了大量未使用的‘茶彈’。戰爭結束撤退時,在嫩江河畔燒燬了一些,裝在高壓鋼瓶內的氰酸和芥子氣都扔進了嫩江。人們都擔心一旦那些鋼瓶爛掉,是否會成為汙染源。”原516部隊人員作證時擔心地說道。
出現在“馬魯太”小屋外走廊的那兩個毒氣部隊人員,開始時在單人牢房前停了下來,從“窺視窗”觀察牢內的動靜。在這間狹小的牢房裡關著4名“馬魯太”。
由於是夏季,有的“馬魯太”上半身接近裸體,他們坐在地上,似乎在秘密交談著。
這兩名516部隊人員從自由開關的“窺視窗”觀察了一會兒,立即迅速地從袋中取出裝有氰酸液化氣的三角形長頸瓶,投進了牢房。長頸瓶發出摔碎聲的同時,“馬魯太”們大聲喊叫道:“毒氣!快逃!”牢房為之騷然。
516部隊人員的長靴發出響聲,從一間單人牢房走向另一間牢房,相繼開啟“窺視窗”,把三角形長頸瓶扔了進去。長頸瓶被摔碎以後,氣化了的氰酸氣在單人牢房內迅猛地擴散開來,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