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第1/2頁)
範江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金秉麟拍拍年輕小夥子的膝蓋,語重心長道:「除了那個小姑娘,你是參加比賽的廚師裡年紀最小的。我總勸你師父要你沒事多出來參加比賽,見世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這些年過得太順了,心裡多少有點少年得志的傲氣。
專精一樣菜餚沒有錯,但中餐不光有菜系,中餐是互通的。馮偉,山外有山,你以為你是天才,但有些人小小年紀就能揣摩出廚藝的精髓,做哪樣菜都舉重若輕。今天那位叫甄珍的姑娘就是這樣的一個廚藝天才。」
馮偉臉瘦顴骨高,人有些倔強,皺著眉道:「她運氣好,抽中的菜都是些大眾菜式,真要論基本功,我比她強多了。」
金秉麟扯下玳瑁眼鏡,眼鏡腿點向馮偉,「你呀,連人家的菜都沒嘗過,就下這樣的判斷,真是太武斷了。廚藝是火和調料的高階技術,什麼是基本功?控火和調味是基本,何況那小姑娘還沒使出全力,要是真要論刀工,甚至做川菜,我看你也比不過人家。」
老金越說越氣,脾氣上來罵道:「咱們圈子封閉壞處太多,不願接受外來的挑戰者就是其一,在自己小圈子裡稱王稱霸,以為別人稱你們一聲爺就真成了祖師爺二代?你們算個屁。
行了,我不跟你說了,咱倆打個賭,明天的菜餚她也肯定能勝出。也就是顧忌主辦方面子,要我說,她就是這場比賽的無冕之王。」
沒有辜負金老先生的期許,甄珍和搭檔佟大叔光是出場就很讓人耳目一新,兩人沒穿廚師袍,穿的是滿族大褂,甄珍沒有這種衣服,身上這件是佟叔八十歲老媽媽珍藏的一件年輕時的大褂,刺繡精美,馬蹄袖的大褂,一點不耽誤上廚。
中國人食用烤乳豬歷史悠久,在清朝登上滿漢全席的餐桌,作為一道重要的宮廷菜餚,徹底流傳開來,最後在廣東一地得到發揚光大,成為一道粵式名菜。
粵式烤乳豬固然手法高明,但滿族旗人下大禮供養出的傳家爐肉手藝同樣不輸陣。
冷芳坐在臺下都驚呆了,這臨時找來充數的小姑娘真是不鳴則已,一名驚人啊!不但進了決賽,沒讓遼省餐飲界丟了面子,今天決賽咋還弄上老手藝的傳承,跑這光大地方民族文化來了?
一看就知道這位老手藝傳承人確實有一手,現場改制了主辦方提供的烤爐,處理的好的乳豬被他用鋼叉挑起來烤制,比起粵菜大廚用明爐將乳豬掛在爐壁上烤,即省了翻動力氣,又能讓乳豬外皮均勻受熱。
楊餘師父只擅長淮揚菜,今天的決賽就是來跟著學習的。
剩下兩位粵菜大廚,酒店的王大廚和鮑啟智被甄珍這一組搭檔激起了鬥志,帶著徒弟卯足了盡頭要把這道乳豬烤好,作為粵菜師傅在選料和火工上,兩人都極為擅長,在醬色上也都有獨家秘方。
今天乳豬選用的都是六斤左右稍稍風乾好的小豬,很容易烤制。火爐燃燒,寬敞的演播大廳,有噴香的烤肉味道飄出。觀眾不停抹著哈喇子,不讓大家煎熬,乳豬很快烤好。
盛在大託盤上的四隻乳豬,真如《齊民要術》所說,「色同琥珀,又類真金」。
光看外形挑不出錯處,品味道定輸贏,楊師傅的烤乳豬只有形似,味有不足,率先出局。
剩下三個,酒店的王大廚有備而來,他的乳豬調味用的是東南亞的風格,酸中帶甜,有果香,確實別具一格。
鮑啟智傳家的老手藝在,有祖傳秘製的蒜蓉醬色調製方法,烤制的乳豬皮酥肉嫩,如果不嘗甄珍的乳豬,除了內定的第一,肯定能拿第二。
輪到甄珍的乳豬,金秉麟見外皮的凸起,對另外兩位面露不解的評委解釋道:「老話說這叫芝麻皮,有這芝麻皮,乳豬的外皮就是無上美味。」
評委削下一片豬皮來嘗,嚼在嘴裡的肉皮像蝦片,脆得掉渣,但那香味是蝦皮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