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3/5頁)
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覺得寫的欠好,讀了只有壅塞的憂傷,沒有啟發。”
於是沈啟無說了些明朝萬曆天啟年間的事來助興。聊到投機處,胡蘭成便又提起張愛玲來,說她如果在這裡,一定另有絕高見地。又說:“《*》裡的人物,正如陰雨天換下沒有洗的綢緞衣裳,有濃濃的人體的氣味,然而人已經不在這兒了,也有熠熠的光輝,捏一捏還是柔滑的,可是齷齪。就像張愛玲在《談跳舞》裡說的:‘齷齪永遠是由於閉塞,由於區域性的死。’是這樣的爛熟。”說過了,才覺出這一個絕妙的比喻十足是張愛玲的風格,不禁越想越得意,只說還不盡興,於是提筆記下來。又逼沈啟無也來寫一寫張愛玲。
沈啟無遂寫道:
“張愛玲,蘭成說她的文章背景闊大,才華深厚,要佔有一個時代的,也將在一切時代裡存在。這話我並不以為是過譽,看她文章的發展,是有著多方面的,正如蘭成說的,‘青春能長在,自由能長在,才華能長在的’。生活對於她,不是一個故事,而是生命的渲染。沒有故事,文章也寫得很美。因為有人生作底子,所以不是空虛的浮華。她不像西洋厭世派,只寫了感覺,在他們的手下,詞藻只做成‘感覺的盛筵’。而她,把感覺寫繪成感情,幾乎沒有一樣感覺不可以寫出來的,沒有一樣感覺不是感情的。她走進一切的生命裡去,一切有情無情在她的作品裡也‘各正性命’,得到一個完全的安靜。所以,她的文章是溫暖的,有莊嚴的華麗,也有悲哀,但不是慘傷的淒厲,所謂‘眾生有情’,對人間是有著廣大的愛悅的。”
“一個人有著廣大的慈悲,在時代的面前,沒有所謂屈服,他可以低眉,可以俯首,偉大的愛是活在別人的生命裡,偉大的藝術也是不滅的,永生的,不像一枝蘆葦輕易在暴風雨裡就被摧折的。
所以,‘讓生命來到你這裡’這句話,還是很可意味的一句話。”(沈啟無:《南來隨筆》)
“讓生命來到你這裡”是張愛玲在《傳奇再版序》裡引用過的話。這本書,是他陪胡蘭成在南京建國書店買的。只是看了序,已經被驚動了。只覺每一篇都有異彩綻放,“彷彿天生的一樹繁花異果,而這些花果,又都是從人間的溫厚情感裡洗練出來的。她不是六朝人的空氣,卻有六朝人的華瞻。”
在關於張愛玲的評論文章裡,這其實也是相當不錯的一篇,然而由於沈啟無的身份問題,文章很少被人提及。。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章 一紅傾城(8)
5
張愛玲嫁了胡蘭成,卻仍然一個是金童,一個是*。胡蘭成說他在政治上的種種作為,都不肯牽扯到張愛玲,亦不使她的生活因他而發生種種改變;而張愛玲也絕少去胡蘭成在美麗園的家,如果去過南京,大概也不會久待。因為大量的文字資料表明,她那段時間很忙,並且大多時候是在上海——出書,排話劇,雙管齊下。
《傳奇》的成功鼓舞了張愛玲,她是主張“趁熱打鐵”的,於是12月又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散文集《流言》,自做插圖多幅。
“流言”是寫在水上的字,也是傳奇的表現方式,都是從人的舌尖上生出,又在舌尖上傳播和重複,由一個人的口說給另一個人的耳。那被說的主人公通常總不會是個平凡之輩,庸人俗事不值一哂,只流過,不留痕。因此人們在傳說著流言飛語的同時,語氣裡除了獵奇與偷窺之外,難免不帶一點豔羨之意——既稱之為傳奇,自然是有些驚世駭俗出奇制勝之處。也許那個人原本是平凡的,然而因為有了流言,便也有了不凡的傳說。或是一個女人不平凡的愛情使某個男人與眾不同,或是一個男人的不平凡的地位使某個女人成為傳奇。
——歷史上所有的“傳奇”,也不過都是一些男人與女人的“流言”罷了。
流言飄送在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