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捅捅他,說:“人家和你打招呼呢,也不回應一下?”見繞不過了,方復明這才勉勉強強尷尬一笑,向泉兒介紹,說是自己的三姐夫。
潘慶達說,“老父親還是很想你的,有時間也回家看看吧。”
方復明支支吾吾答應了一聲,拉過郭始鳴的手,就匆匆離開了。
方復明說他瞧不起他三姐夫,方復明少年時初出孔城鎮,在省城開闊的革命視野,確實是潘慶達給指的方向。如果不是潘慶達帶他去藏書樓聽陳獨秀的演講,也許現在,他依舊是孔城鎮一位大商家的闊少。但他赤著一雙腳從孔城走到省城,報考安徽武備學堂時,潘慶達卻已經調轉方向,成為安慶新型的工商業主。潘慶達與普通的商人不同,他的眼光長遠,插手的多是新興的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如開辦製作肥皂,洋油經銷二級代理,這之中,也包括組建自來水廠等。方復明曾為這事與他進行過論理,但潘慶達振振有詞,他說他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他個人所做,而是另一條工業救國之路。其實方復明內心清楚,當年藏書樓演講事發,參與者多遭到官府通緝,潘慶達也名列其中。後家人花重金進行疏通,又將他送到官府“自首”,這才得到寬恕,最後不了了之。經過這一挫折,潘慶達完全變了一個人,一門心思全部放在家業經營上。對外他由稱是民族資本家,並把這塊牌子,在安慶推得很響。
泉兒則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像他們家這樣有錢,在安慶城,也能買半條街吧?”話語之間,淡淡的羨慕。
方復明不屑一顧,“他也算有錢?和我們家相比,也頂多只算個零頭吧。”
郭始鳴抬頭望向方復明,笑笑,道“哦,那我怎麼沒有聽說過?”
方復明望了望她的腳下,說,“你穿這雙皮鞋,是從‘方大福’買的吧?”
“你怎麼知道?”
“它是我們家在安慶城開的分號。”
看方復明一臉嚴肅,郭始鳴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方大福”是西城外一家鞋莊。換句話說,是前店後坊的皮革作坊。安慶的皮革業,多集中在荷仙橋至南莊嶺一帶。其中相對有名的字號“姚益興”,咸豐年間創設,老闆姚承德,既懂得製作,又懂得經營。經過兩三代人的努力,到宣統年間,已經發展為僱有幫工十餘人的大店,生意十分紅火,在安慶首屈一指。周邊皮革作坊另有“董萬興”、“賈彰水”、“徐來明”、“劉少華”等多家,形成一定規模,這也是北城外一大特色。
但都無法與“方大福”相比。
安慶“方大福”是時尚的代名詞。在安慶,無論是富家小姐,還是官員太太,只要,都會想到“方大福”。
“方大福”從孔城到安慶,原因非常簡單,就是為了方復明。
方復明赤著一雙腳離開孔城後,方大福又氣又惱,後來自己妥協,想與兒子建立新型的互動關係。但方復明不屑一顧。在方復明看來,他們之間,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方大福花巨資在安慶西城外盤下一處店面,把“方大福”招牌掛了出來,他的目的既明確又簡單,不為賺錢,只為經常能與兒子見面。
但方大福畢竟是方大福,他只是在街上轉了一圈,甚至到天足會去看了看,就為安慶城的“方大福”定下了經營方向。專攻時尚的男鞋與女鞋。他帶了兩個學員,帶著他最喜愛的九姨太,坐船到上海,把南京路上的鞋莊一一看了遍,只要九姨太喜歡的樣式,他都十分大方地為她買了回來。事實上證明他是有眼光的,或者說九姨太是有眼光的。女人腳上的裹腳布被撕碎後,各式各樣的女式皮鞋便在中國有了“婆家”。而這種趨勢,如一陣風,從上海灘刮出來後,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包括長江北岸的城市的安慶。
安慶城內“方大福”定下經營風格之初,城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