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3/4頁)
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聯盟有關“國聯成員國不得承認滿洲政權”的規定,從而惡化了中德關係。
1933年,納粹黨掌權,使中德政策走向變得清晰。在納粹黨得到權力前,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頗為矛盾。魏瑪共和國的外交部長曾敦促德國應在東亞政策上保持中立,不鼓勵國家官員和工業家一同直接參與和中國政府的事務上,負責德國出入口的部門也憂慮這會把它們作為賺取厚利的中間人角色中剔出。另一方面,新政府的戰時經濟政策要求徹底動員全社會,並儲存原材料,特別是軍用物資——例如鎢和銻——這些都是當時中國能大量提供的原材料。德國軍工業對鎢砂的需要尤其迫切,因此,由那時開始,獲得中國的原材料就成為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一項主要的因素。
所以當希特勒知道那個神秘的中國軍閥王九齡哪裡居然發現了儲藏量三億噸的鐵礦,希特勒覺得這是個好機會。
歷史上因為東北淪落日寇之手,德國除了南京國民政府,也就沒有再與其他軍閥合作,王九齡自從一二八淞滬抗戰就被希特勒所知,只不過那個時候印象並不深,作為一個要掌控德國,帶領德國復興的人,他每天都會關注其他主要國家發生的大事,這涉及到德國的利益。
就在希特勒已經忘記王九齡的時候,王九齡一下子異軍突起,每每都能幹出驚天駭地的事情,讓希特勒將王九齡印進腦海的事情是王九齡說他明年就能當上德國的元首,開始他也是像其他人那樣一笑了之,不過後來想想這個年輕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一名掌控上千萬人口的軍閥,絕對有過人之處。
希特勒本就是迷信之人,結合王九齡每每都好像預知會發生什麼事情,做事總是比別人快那麼一步,希特勒認為王九齡或許真的是巫師,能夠預知未來,所以希特勒對於王九齡特別上心,要是王九齡王九齡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那也沒關係,反正那裡有鐵礦,有人口,上千萬消費的人口,德國一樣能得到足夠的好處。
希特勒直接前往慕尼黑,同時讓人通知那些鋼鐵、軍工界的大佬們到慕尼黑開會,如今希特勒氣勢正盛,而且又是他們推上去的,個個大佬們很快就動身前往慕尼黑,他們知道希特勒沒事不會叫他們的,何況還是那麼急。
在工業家的眼裡王九齡的要求堅持是不可理喻,一家冶金廠、三座年產20萬噸的鋼鐵廠、一家步槍兵工廠,儘管不需要德國的技術,只需要機械、一家火炮兵工廠,而且要求能鑄造105mm一下的迫擊炮和平射炮,兩家化工廠,一家生產軍工用,一家生產民用、一家醫藥廠、一座裝機容量150mw的水電站、一家特種紙造紙廠,用來製造貨幣的、還有生產電影膠片等等一堆亂七八糟的技術和人員全部需要德國援助,另外還提出德國貸款200美元給他,雖然錢都是王九齡出,但是全部沒有現錢,要不就是等出鐵了用那個挺或者等他們有錢了就換,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給德國在西康最惠國待遇。
這些工業家們真的覺得這位中國的軍閥腦袋有問題了!簡直太無恥了!
但希特勒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王九齡敢提出這樣的要求,恰恰說明他有這個實力,要不然怎麼沒見其他的中國軍閥提出來這些呢。希特勒要拉攏中國,但是除了中國的南京國民政府之外,其他並沒有他能看的上的勢力,恰恰這個時候王九齡跳了出來,這些要求看似過分,事蹟上希特勒確實欣喜若狂,這證明這個軍閥是很有進取心的,萬一國民政府靠不住,德國在華的利益也能迅速找到人保證。
最後在激烈的爭論中,希特勒以那句“德國高於一切”說服了工業家們,並許諾了一些政治上的東西給他們。
最後工業家門答應了希特勒,全力援助王九齡,將其打造為德國在中國的強有力盟友。德國內部一統一,很快答應王九齡的要求的電報就發到了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