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冰火兩重天 (第2/2頁)
言蹊雲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牛鬼蛇神都能當幹部了。” “那個大背頭,不是個好人。小茉,你下次要是去縣裡,看到他躲遠點。”李月娥叮囑,又嘟囔:“抓特務,不是公安的事嗎,怎麼革委會的人也來了。” “抓住特務能立功,估計都想立功吧。”蘇茉跟李月娥解釋。 因為想要謀“權”,蘇茉今晚可是翻歷史書,惡補了一段這個時期的權力機構。 自1967年海市“一月奪權”開始,經過長達20個月的反覆奪權,各地陸續成立了革命委員會,替代原本的省市縣委,直接掌握當地的黨、政、財、文大權,實行一元化的領導。 一開始,革委會是採用“三結合”體制的,即革命幹部代表、軍隊的代表、革命群眾的代表三個結合。 但慢慢的,革委會被各造反派代表漸漸佔據,許多省一級的革委會,造反派代表比例甚至高達50%以上,工作一度非常混亂。 因此,從1970年開始,各地又開始重新建立新的省市縣委。但很多地方,其實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權力仍掌握在革委會手中,許多市縣的書記和革委會主任,其實是同一人。 1970~1973年,正是新的省市縣委與革委會之間,新一輪奪權拉鋸的時候。 這個時期,政府許多部門的工作分工非常不清晰,能出成績的工作可能會許多部門搶著做,而一些不出政績的,可能就沒人願意管。 像這種抓著特務就能立功的,革委會自然不會放過。 當然,也不是說革委會都是壞人。 革委會設有三部一室,即政治部、生產指揮部、保衛部和辦公室。 政治部和生產指揮部,在前期,還是承擔起了組織工農業生產和管理社會生活的責任的。 後世人口中說的革委會,其實更多是指保衛部和辦公室。因為但凡抄家、批鬥,幾乎都是這兩個部門的人在幹。喜歡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掛逆襲()閃婚軍官後,炮灰在七零開掛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