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漂亮室友 河邊的菜 (第2/4頁)
九仁一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形的乾麵餅嘛,看樣子還不如燒餅好吃呢。”
“什麼啊,鍋排你都沒見過?你對俺們北方的麵食,真是知之少之又少啊。”李蔓說。
“我在天津吃過麵食啊,學校裡很多,擔擔麵,糖三角,炒麵,花捲,大饅頭……。”陳吉說。
“還是到外地上學好,俺當初怎麼沒想到報一個外地的學校上上,乾巴巴地就守在濟南,也麼撈著外地的好吃的嚐嚐。”李蔓下鋪的宋順清咂巴咂巴嘴,“喲,馬子,鬻鍋了!”
馬子坐在小馬紮上,不緊不慢地揭開面前的鍋蓋,鍋裡燉著白菜豆腐,用勺子挑起一點湯,嚐了嚐,大嘴巴大齙牙一咧,“有點淡。”
陳吉說,“加點鹽。”
“不加,”馬子說,“人的味覺,在菜熱的時候,嘗著淡,等菜冷下來,再吃就鹹了。”
職詩詩下班跟男朋友玩了一會兒,回來比較晚,一腳跨進門裡,說,“剛看見焦冷青出去,從我身邊走過,她也沒抬頭。”
“她回來了嗎,我不知道啊。”陳吉說。
“她總是悄悄地回,悄悄地出,行事鬼鬼祟祟的。”馬子說。
小宋說,“你說說,怪不怪吧?人的姻緣真是天定。焦冷青二十六歲了,在老家在學校都沒正二八經談個戀愛,剛剛來濟南沒到兩三週,就談上了。”
“不談她,不談她。”職詩詩顧不上再談這個話題,大喊,“大家去撿菜去吧,河邊有好多菜!”
李蔓小宋馬子陳吉齊刷刷向她望去,只見門口光亮裡的詩詩,像站在油畫裡打著背光的少女,只是手裡高高託著的不是水罐,是兩棵大白菜。
宋順清嘴快,“什麼撿菜?”
“就在河邊上,賣菜的都走了,倒了許多大白菜在那裡,都是好的,去撿吧,我撿了兩棵來”。
屋裡幾個姑娘互相對看一眼,“還有這好事!”“走!”
宿舍外面河邊路上,每天下午有臨時小菜市場,女工們下班後順便捎點蔬菜饅頭什麼的回來,下班的高峰期過了,菜市就散。
幾個姑娘穿著拖鞋就往下跑,一出院門,路邊菜市已收市,地上果然有幾顆大白菜和很好的白菜幫,還有十幾個青椒和茄子,散亂在河邊。李蔓說,“不錯,以後每天晚點來看看。”幾個人都說,“當然,當然,必須的,白吃誰不吃。”開開心心把地上那些菜撿著分了。
陳吉回到自己宿舍,飯菜熟了,把勺子裡的兩個小蒜瓣倒在菜上,坐在走廊裡的小矮凳上,將盛著飯與菜的小鍋放在面前的方凳上,開始吃飯。
青陽的人把北方人生吃大蒜當作逸聞趣事,現在,陳吉化為逸聞趣事的一分子。最初是在路邊小攤吃包子時,吃幾顆蒜幫著殺菌,抵消對油膩膩的桌凳和餐具的擔心。後來覺得,不佐著幾顆大蒜,就激發不出包子的香味。再後來,陳吉右手持勺,左手捏著蒜瓣尖,從蒜蒂開始-點點地啃下蒜肉,與飯菜同嚼,和著思念一同服入,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哩。
在天津上學期間,每學期初陳吉媽讓陳吉帶上五百元,中間再根據需要或多或少寄來些錢,還有陳吉每月七十五元的獎學金,回家的來回路費佔去不少,再買學習用品,買幾件便宜的衣服,錢總不夠花,開銷大部分用在吃上。有研究表明,少女的味蕾格外發達,發達度是三十歲以後成年人的上千倍,對此陳吉嚴重認同,她和小李小賀三人組太喜歡吃了,宿舍樓前零售攤上賣的花生豆、五香瓜子等等不能斷,食堂裡的紅燒魚、肉末蒸蛋、炒麵根本抗拒不了。天工的食堂花樣豐富,陳吉見識了天津的麵食如炒麵、打滷撈麵和炸醬麵、麻醬麵,花捲、糖三角、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煎餅果子、羊肉蒸餃,陳吉的飯量要按盆子計。陳吉從小一直很瘦,一個艱苦的軍訓後,不但沒瘦,臉蛋還